系列解经:解读《希伯来书》五大警告
发表于:2016-06-12 19:23 浏览量:30536
《系列解经:解读《希伯来书》五大警告》
——张效法牧师
犹太人对律法和圣殿的情感之深厚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他们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来捍卫。作为已经成为基督徒的犹太人,如何割舍那份情感,如何摆正新约与旧约在他们心中的位子,尤其是当自己的基督新信仰遭到传 统犹太教徒不断的攻击和毁谤,甚至生活处境艰难、家业被抢之时,基督信仰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于是一些信徒灵性情况开始滑坡:有人忽略救恩随流失去 (2:1-3);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刚硬(3:13);有人信心动摇使主发怒(3:14);有人疑虑重重信心滞后(4:11);有人离弃真道近于咒诅 (6:6-8);有人生命幼稚久为婴孩(6:1-2);有人固守律法拒绝新约(9:9-10);有人停止聚会故意犯罪(10:25-26);有人遭遇患难 丢弃勇敢(10:35);有人灰心疲倦渐渐退后(10:39);有人心偏于邪接受异端(12:9);有人轻看管教贪恋世俗(12:5,16),如此等 等。
于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圣灵的感动中提笔著书“劝勉”(13:22),警告信徒不要忽略救恩。提出他们所信的对象——耶 稣基督比众先知、天使、摩西、亚伦、约书亚等更美,因基督有超越的名份、地位、王权、能力和荣耀。指出基督比一切更美更超越,《新约》比《旧约》更美更超 越。劝勉他们脱离律法进入恩典,脱离旧造进入新造,脱离败坏进入荣耀,离开西奈进到锡安,离开道理的开端,进到完全的地步,只有向前奋进,才能不开历史的 倒车......
引言
犹 太人对律法和圣殿的情感之深厚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他们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来捍卫。作为已经成为基督徒的犹太人,如何割舍那份情感,如何摆正新约与旧约在 他们心中的位子,尤其是当自己的基督新信仰遭到传统犹太教徒不断的攻击和毁谤,甚至生活处境艰难、家业被抢之时,基督信仰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于是一些 信徒灵性情况开始滑坡:有人忽略救恩随流失去(2:1-3);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刚硬(3:13);有人信心动摇使主发怒(3:14);有人疑虑重重信心滞 后(4:11);有人离弃真道近于咒诅(6:6-8);有人生命幼稚久为婴孩(6:1-2);有人固守律法拒绝新约(9:9-10);有人停止聚会故意犯 罪(10:25-26);有人遭遇患难丢弃勇敢(10:35);有人灰心疲倦渐渐退后(10:39);有人心偏于邪接受异端(12:9);有人轻看管教贪 恋世俗(12:5,16),如此等等。
于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圣灵的感动中提笔著书“劝勉”(13:22),警告信徒不要忽略救 恩。提出他们所信的对象——耶稣基督比众先知、天使、摩西、亚伦、约书亚等更美,因基督有超越的名份、地位、王权、能力和荣耀。指出基督比一切更美更超 越,《新约》比《旧约》更美更超越。劝勉他们脱离律法进入恩典,脱离旧造进入新造,脱离败坏进入荣耀,离开西奈进到锡安,离开道理的开端,进到完全的地 步,只有向前奋进,才能不开历史的倒车。
所以,要郑重所听的道,不要背弃基督的真道而回到犹太教去。也提醒所有基督徒不要因为在信仰和 生活中遇见难处而放弃信仰,离经叛道。为此,《希伯来书》作者慎重提出五大警告。尤如一位充满属灵智慧和经验的师长,列举基督徒灵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危 机,并严肃提出信徒应当有的防备。
《希伯来书》作者为纠正他们的错误,坚固他们的信仰,挑旺他们的爱心,讲明《旧约》与《新约》的关系。
神 藉着《希伯来书》从天上来的警言的警告和提醒是显而易见的,《希伯来书》第一个字就是“神”。该书提到“神说”16次 (1:5,6,7,8,10,13,3:10,11,4:3,5:5,6:13,8:5,8,10,10:16,17);提到“圣灵有话说”1次 (3:7);提到“神的晓喻2次(1:1,2)。由此可见,这五大警告是“那从天上来的警戒。”(来12:25)
警戒的对象首先应该是 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基督徒。但是,这“天上警戒”的声音依然冲击今天21世纪的海滨,所有在灵性意义上的“亚伯拉罕的子孙”都当洗耳恭听,越发郑重《希伯来 书》中的五大警告,实在是一部劝世警言!因为今日已经走上生命道路的基督徒,依然存在“回去”的危险,同样需要“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来 3:14)所以,“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10:25)
第一大警告:忽略救恩的危险
《来》 2:1-4节“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我们若忽略这么 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 证。”
(一)忽略救恩的三种表现(1节上)
“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
“越发郑重”即不但要郑重,而且要特别地郑重或重视之意。《旧约》的律法经天使所传,尚且当郑重,对于《新约》基督所成功的救赎,就当更要“越发”郑重其事了。任何人不可忽略,不可随便。
“所听见的道理”,指神儿子晓谕的内容。虽然现在我们所听的道,不是神的儿子亲口对我们所讲,却也属神的儿子所晓谕、启示的内容,由神的仆人再传给我们,理应郑重,不该马虎。
世人在忽略救恩的事上,常常是有意、无意的。主要集中在三种表现上面:
第一种表现:不寻救赎
人 若不肯寻求救赎恩典,就是不把神已经启示的救恩当作一回事,即使人发现自己陷在罪中,无力自救,如果不肯寻求,就是忽略。这些人从来没有寻找救恩,从来没 有看重自己的罪应当怎样赦免,怎样得到救赎的方法。所以,就算有时虽然听了一些关于救恩的道,若是心不在焉,忽略救恩,听了等于没听。
我 们教会每年在圣诞节期间会举行圣诞布道会。事先请弟兄姐妹邀请从未听过福音的家人、朋友或邻舍来看节目,听音乐,受真道。最后,牧师呼召,虽然有人听道后 有感动而信主,但也不是全部。同样听道,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接受,有人拒绝。当然,人有选择相信或不信的自由,人也有选择这教与那教的自由,甚至人 有选择这宗派与那宗派的自由。但是,这些不信、拒绝的人,就属不寻救赎的人。
第二种表现:故意拖延
有些人虽然已经听过真道,表示欣赏与赞扬,却故意等待,百般迟延,设法拖延接受基督救恩的时间,不把信靠基督当作人生首要大事而一拖再拖,这也属忽略救恩的表现。
当我们向人传扬福音,希望对方接受基督教信仰时,有时候他们会如此回答:“基督教的确是好的,但是我现在没有时间去信,等我退休后再来信。”有人会说:“等我儿女成家或等我孙子养大以后再来相信。” ……如此这般,不一而足,“理由”有假,推辞为实。
《圣 经》早已刻画了人性中的狡猾与调皮。耶稣在《路》14:16-26节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 吧!样样都齐备了。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又有 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在 耶稣所讲的故事中显明,人们常以做生意、结婚、财富或是其他等事来拒绝或拖延来回应神的邀请,认为那时间不方便,其实是故意的推迟或拖延。
第三种表现:信行不一
另 有一种人,虽然已经因信耶稣基督而成为基督徒,但是可惜没有把救恩的果效彰显出来,没有把基督的香气散发出来,没有把神爱的生命流露出来,没有把信心与行 为平衡起来,没有把灵修与实际一致起来,没有把生命与生活统一起来,严格说来,这也属忽略救恩的表现,这样的人就是忽略救恩的人。
我们虽然是个基督徒,却没有把信仰转化成我们的生活,使别人不能从我们身上看见救赎的美好果效、基督的馨香之气、生命改变的奇妙见证,以至误导别人以为信耶稣与不信耶稣都是一样,结果他们就决定不信耶稣,这是我们害他受拦阻而不信耶稣,这样我们怎能逃罪呢?
有 一信主女子,嫁人后各方面都觉得满意,只是丈夫没有信主是唯一的不足。婚后二年,她在结婚纪念日上向丈夫提出了要求:我有幸成为你的妻子,一切我都满意, 惟有一样,你若答应,我就别无所求了。丈夫问她:什么要求?妻子说:与我一样作基督徒。丈夫说:作基督徒?我又不杀人,不放火,也不偷东西。我因为做生意 的缘故,平时要说两句谎话,还有搓两付麻将而已。妻子说:如果你能去掉这两样,再跟我去教堂,那是十全十美了。丈夫反问:你平时不也与我一样帮我说说谎, 也一样在我旁边看打麻将吗?有时候还指点我说:应该出这只牌、出那只牌的;我看:你跟我差不了多少嘛!妻子听后非常难过,觉得自己虽是信徒,但是信行不 一,有辱主名,拦阻福音,跑上楼去,关门悔改,向神求赦。决心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耶稣说:“凡口里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所以“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我们怎能逃罪呢?”
一个人的灵性大小并不取决于他知识有多少,也不取决于他领受的启示有多深奥,乃在乎他对神所启示的真道,对神所赐给他的恩典,对神在他身上的引导,他有怎样的回应?我们要做一个名实相符的基督徒。“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
身 为基督徒没有理由不严格,要求自己效法基督,活出基督那样的纯洁,公义,慈爱,谦卑,温柔,信实等种种的属灵品德。否则,基督的名必因我们遭到羞辱。保罗 说:“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显大”(腓1:20)。保罗自从悔改以后,抱定宗旨,活为主活,死为主死,为了主的名,他并不贪生怕 死。只要在他的身上能把基督照常显大,则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因为“他活着就是基督”。
在古时亚历山大军队中,有一个士兵的名字也叫亚力 山大。一天,亚力山大将军把那个同名的士兵叫来对他说:“我听到关于你的两件事:第一是你的名字与我相同;第二,你是一个胆小的懦夫。现在有两件事任你选 择一件,要么,你成为一个勇敢的战士,敢于冲锋陷阵,不避艰险像你的将军一样;要不,就马上更换你的名字,你决不可使你的主人的名字,遭受到羞辱”。
我 们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挂名的基督徒?如撒狄教会的信徒,“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3:1)。求神怜悯我们,使“我们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 称”。保罗劝勉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的基督徒,愿荣耀归给父神。
(二)忽略救恩的三种危险(1-3节)
“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忽略救恩的人就生命的状态说,是危险的;就生活的质量说,是可怜的;就最后的结局说,更是可悲的。忽略救恩的人至少有三种危险:
第一种危险:失去自己(1节下)
“恐怕我们随流失去。”
这 节经文首先的理解是,凡是不用心听道的人,或听道以后没有重视所听之道的人,他所听的就必“随流失去”。正如主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中,那些如“种子落 在路旁”的人一样不能存留(参太13:19;可4:15;路8:12)。如果我们不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所听之道,就要“随流失去”。
其 次可以理解,由于我们没有好好听道,是“我们”失去。有人说:我不喜欢听某某人讲道。说实在的,神的道不是因你喜欢她就有价值,你不喜欢她就没有价值。当 然,讲道人要认真准备,好好讲道。但是,神的道绝对不在乎听的人喜欢不喜欢。耶稣在世上时有多少人反对他?他传的道有多少人听进去?哥拉汛,伯赛大,迦百 农的人不信他。耶稣说:将来“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约12:48;参太11:20-24;路10:13-15)
再说,就是那些听道的人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而弃绝不要他,耶稣讲的道就因此没有价值了吗?显然不是。
在挪亚时代,挪亚传义道120年,最后只有他的三个儿子,三个媳妇归神信主,其它人都因不信而不能进方舟(参彼前3:20;彼后2:5)。这是挪亚传道失败了吗?不是。《圣经》反而说:“挪亚因着信就定了那个世代的罪”(来11:7)。
19 世纪的英国传道人马里逊在中国大陆传福音,用整整7年的时间传道,结果只有1人信主。他流泪撒种,但未见丰富的收获。不过他不灰心,仍然传道,因为他知 道,撒种的算不得什么,栽种的也算不得什么,唯独神才使他们生长。神就从这一个人开始,基督的福音就成为生命的火种,遍及全国,到今天在国内至少有 1500万之多的同胞信主。
何谓“随流失去”?
1、如海上的飘流物在随波逐流。
2、如戒指从手指头中轻轻滑落。
这 可以指一个信徒在信仰上若没有真道的根基,就没有坚定的立场,会受人影响,慢慢失去信仰的纯正而出现飘来飘去,遥遥摆摆的状态,最后如同戒指从手指头中轻 轻滑落,在神的恩典中堕落。当很多人离开主的时候,耶稣问他的门徒们说:“你们也要去吗?”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 6:68)
弟兄姐妹们,求主帮助我们不要做一个轻视、忽略神的道而把神的恩典随流失去的人。我们总要郑重神的道,“免得我们随流失去”。
第二种危险:触犯圣怒(2节)
“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那藉天使所传的话”,是指《旧约》律法的话。犹太人相信律法是从天使传下来的。
“律 法”狭指摩西律法;广指整个《旧约》。神藉着天使把律法交给摩西,然后再藉着摩西把律法教导给以色列人。但是《约》1:17节说:“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 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这节经文提到律法是摩西传下来的。到底哪个对呢?两个都对。因为“律法是从天使传下来的”的话不仅是犹太人的信仰, 而且在《新约》中已给我们印证了。当司提反被犹太人石头打死前最后说:“你们干犯了天使所赐的律法”。这句话是对以色列整个民族的定罪和指责。他们怒气填 胸,拿起石头向他仍去,把他打死了(参徒7:53)。司提反死了,他死以前确定了律法是天使赐下来的证据。
还有使徒保罗在《加》3:19节也提到,“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并且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这“中保”即《旧约》中的摩西。
律法由天使交给摩西,然后再藉着摩西把律法教导给以色列人的事就是连犹太的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也承认。
“凡 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按《旧约》许多干犯律法的人,都受了该受的报应。如:有个咒诅并亵渎神圣名的人,结果被治死(参利24:10-16); 用凡火烧香的拿答、亚比户,被烧死在神前(参利10:1-2);背叛摩西的大坍、亚比兰等人,被活活的吞下阴间去(参民16:25-35);贪财的先知巴 兰,被刀杀死(参民31:8,16-17);不信的以色列人,倒毙旷野(参民14:32,35)。若干犯天使所传的律法,尚且要受该受的报应,何况我们忽 略基督的救恩,岂能不受刑罚?所以,人若轻视神儿子的罪,比轻视神仆役的罪更大;忽略救恩的罪,比干犯律法的罪更大。
犹太人违背律法,就是干犯、悖逆神。
“干犯”是故意违背,以致使神话语的圣洁和尊严受到干犯;指不当作而作,违反明显的诫命。
“悖逆”是故意在行动中做相反的事,指当行而不行,犯了过失罪。两者都是违背神的命令,使神的旨意受到破坏,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神愤怒的审判和公义的报应。
“报应”一词的原文是指“报酬”,“工钱”,“刑罚”的意思。这些人干犯圣怒,抵挡神命,所以就受到应有的刑罚。如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期拜金牛犊和王国时期筑邱坛,立柱像,拜巴力,事奉偶像一样(参出32:1-35;王下17:9-22)。
今 天有很多人把神的道当作平常,好象神没有管教他;有许多人违背神的真理,贪污的、淫乱的,生活很败坏,神好象也没有即刻刑罚他们,这并不表示神的许可。神 对人的审判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今生立刻审判他,或当场报应他;另一种是等到将来审判台前才审判他。神暂时的宽容并表示神不审判,而是让他积蓄愤怒,等候将 来可怕的刑罚。所以,有的人的罪是当时就受了报应,有的人的罪是到审判台前才控告他。
神 是轻慢不得的。今天,如果我们没有看见神的责打来到,乃是因为神的宽容仍要引导我们,等候我们过悔改的生活。我们不应当利用神的宽容,把他的恩典当作还可 以犯罪的机会,不要为自己积蓄更多神的怒气。因为这些怒气堆积起来,以后的审判我们是不能挡住的。保罗提醒我们说:“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 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又说:“这却怎么样呢?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他 又在《罗》2:3-6节的经文中提醒我们说:“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 神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 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 人。”
因此,神的宽容和忍耐乃是给我们悔改的机会。神的宽容不是让我们可以有犯罪的自由。如果我们任意犯罪,那是积蓄忿怒,直到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那时没有人可以抵挡得住。
“那 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这是提醒我们不但不应当轻慢、轻视、忽略神的话语,而且应当好好的把神的道持守住,因 为在《旧约》中,那些干犯天使所传的话语的人受了该受的报应;在《新约》中的我们如果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旧 约》中的人还没有救恩,只有律法。《新约》中的人有救恩,岂可忽略。《旧约》中的人因为违背律法抵挡神,结果是受到报应。提醒《新约》中的人如果忽略救 恩,其结果也是不能逃罪。这两样是相对的,一个描写救恩在《旧约》里还没有显明出来的时候,律法是不可干犯的。一个显明《新约》救恩已经来到的时候,我们 是不能忽略的。我们要遵守保罗对提摩太切切的嘱咐:“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 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地守着”(提后1:13-14)。
有 一位国王收到邻国国王的一份礼物,是三个用黄金铸成的人像,大小、形状、重量完全相同。附上的信说:“听说贵国多有才智之士,希望帮忙辨别一下,哪一个金 像价值最高?”国王知道这是邻国以送礼为名,实是欺负羞辱为目的。国王找来许多智能之士,商量研究,但是找不到好的答案。国王非常焦急,后来有一年轻人自 告奋勇说:他可以一试,国王同意。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每个金像的耳朵里都有一个小孔。于是他找来极细的银丝,从小孔中探进去。结果,奥妙的事出来了。
第一个金像,从耳朵这边穿进去的银丝,从另一边的耳朵里出来;
第二个金像,从耳朵里探进去,银丝是从嘴巴里吐出来;
第三个金像,从耳朵里穿进去,银丝却从肚脐里钻出来。
青 年人思考片刻,报告国王说:“这三个金像是代表三等人;第一个金像是代表第一种人,从一只耳朵听进去,却从另外一只耳朵里出去了;第二个金像是代表第二种 人,从耳朵里听进去,就从嘴巴里讲出来;第三个金像是代表第三种人,把所听到的话,都存记在心。”王啊,您说是哪一种人最有价值呢!
弟兄姐妹:你说呢?
第三种危险是:不能逃罪(3节)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在 《旧约》里记载,天使赐下律法是要叫人敬畏神,然后因为认识神的公义而知道自己犯罪。《新约》是强调耶稣基督把救恩赐下来,为的是要赦免、担当我们的罪, 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亲身担当我们的罪和罪的审判,承受了律法的咒诅。如果我们忽略他,怎能对得起这位为我们舍命流血的耶稣呢?
“忽 略”是无所谓、不在乎的意思。有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个地方老虎很多,人们晚上一定要关紧门才能睡觉。一天,有一个人从地里劳动回来太累了,吃完晚饭后 忘记关门,结果老虎进来把他吃掉了。不是因为他愿意要给老虎吃,是因为他忘记关门的缘故,真正害死他的意外是他的忽略。
今天有许多基督徒常常忽略神的恩典,轻看神的救恩,看淡主的救赎,把耶稣基督的死当作平常,把宝血当做平常。这样,无形之中就放弃了自己得救的机会。
“忽略”有一个极大的危机,《圣经》用非常严厉的口气对我们说: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就不能逃罪!这个救恩大到一个地步,我们如果忽略的话,罪就不得赦免。
“我们怎能逃罪呢?”这是讲不能逃脱神在审判台前对罪的审判之意。有许多人不得救,不是因为他抗拒、反对、故意干犯神的儿子,乃是因他忽略,根本不把救恩当作一回事,认为不应当去相信,就变成不信。
罪恶不单单是行为问题,更是动机问题;罪恶不单单是动机问题,罪恶更是与神之间正常关系的破坏问题。耶稣说:圣灵来要叫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参约16:8)。为罪要责备什么?因为他们不信主。所以,对神的不信,也就是忽略救恩的另一种表现。
因 此,许多不看重《圣经》的道理,不看重神的救恩的人,他们就把救恩忽略掉了。“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表示没有一个人能逃出神的公义审 判。正如大卫所言:“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 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 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诗139:7-12)这说明神的无所不在。他是圣洁、威严、公义、审判的神,没有人能逃脱他的手,一个不漏。
(三)不可忽恩的三个原因(3节)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这么大的救恩”,这“救恩”到底有多大?只有讲这句话的人,写这卷《圣经》的人才能告诉我们。他所感受的“大”到底有多大?他没有解释,我们也无法知道。总之,这个救恩实在太大了!但是,我们从整本《圣经》的救恩原则,让我们看见“这么大的救恩”,究竟是怎么个大法?
1、第一原因——从救恩的本源来说:
A、救恩的本身源头大——救恩出于耶和华,源自神无比的爱(参拿1:9;诗3:8)。保罗用四个字来形容,何等的“长”“阔”“高”“深”(弗3:18)。
“长”——救恩在创世以前就预备,不是亡羊补牢的临时补充办法。
“阔”——救恩的对象是所有真心信靠耶稣是基督的人,并不分各色人种、贫福和制度。
“高”——救恩的成全是基督从高天降下,道成肉身,舍命流血。“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深”——基督受死,埋葬,降在阴间,受到阴间的审判,承受痛苦。有诗唱:“爱何等大,恩何等深,主如此爱我罪人;爱何等大,恩何等深,我要永远赞主恩。”(参《新编赞美诗》短歌,第3首)
B、救恩的整个计划大——这救恩是三位一体的神共同努力的工作,是早在创立世界以前就预备妥当的。圣父计划救恩,圣子成全救恩,圣灵感动人接受救恩(参箴8:30-31;提前3:16)。
C、救恩的牺牲代价大——耶稣为人类受生、受累、受苦、受害、受死,还受罪而流血舍命。
耶稣基督在地上到底如何为人类受苦?他在世上受了世人无理的顶撞:
耶 稣到自己所造的世界,世界却弃绝他。耶稣来到自己的民族,犹太人却拒绝他。他来到自己所创造的世界,这世界却不认识他(约1:10),这是何等无情的反 应,是何等难受的经历。如果你创立一个公司,当你到公司去时,保安不让你进去,工人不认识你,把你赶出公司外。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的主来到他自己所创造的 世界时,世人却不认识他。
耶稣到世上来时,似乎整个世界的人都不欢迎他。他降生的时候 是放在动物吃的槽上,他在世的时候几乎没有自己的房屋,他死的时候是借别人的坟墓埋葬。他几乎生而为人,没有人应有的享受。耶稣在整个人类中是最贫寒,最 孤独,最被轻看,最没有人权的一个人。《可》3:20节记载,他“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路》8:3节记载,只有妇女们用她们的钱供应耶稣的需要。他为 人类服务却没有收入。天下所有的金银都是上帝赐的。但他的儿子来到世上,连半块钱都没有,连人丁税也交不起(参太17:24-27)。耶稣在《太》 8:20节说:“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可见耶稣在地上的生活,是何等痛苦!
耶 稣还受宗教领袖因嫉妒的诬告。耶稣在世上时,最多反对的是律法师,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所以,耶稣看透了这些外衣里面的假冒为善内心。“外面如同修饰的坟 墓,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太23:27)。他们也最恨耶稣而抵挡反对他,最后把耶稣交给彼拉多这个外邦人去审判。耶稣忍受了这些宗教领袖们的恶待。
耶 稣还受门徒犹大的出卖和彼得的否认。犹大受教三年半,亲眼看见主行神迹,又蒙差派参加传福音的工作,也经历医病赶鬼的事,亲耳听见神国的许多比喻和主教导 的许多悔改真理,犹大不但没有悔改,他最后用亲嘴的记号用三十块钱亲手把“夫子”卖掉!当耶稣论到犹大时说:“犹大,犹大,你用亲嘴的记号,把人子卖掉 吗?”他讲这话时心是何等的伤痛。彼得在软弱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主,直到“鸡叫”才想起恩师对他所讲过的话,因内疚而出去痛哭,真心悔改(参太 26:34;可14:30;约13:38)。
耶稣也受十字架上强盗的讥笑讽刺。十字架 上的两个强盗都讥笑他。我们的主用无限的大爱,神圣的严肃,绝对的安静,接受这些顶撞。后来一个强盗觉悟悔改说:“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是相称的,只是 这个人从来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然后对耶稣说:“主啊,你在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耶稣回答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 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有一次,笔者去一个地方领培灵会,那里的两个服侍 姐妹因不认识而不让我去见与我同工的老牧师,无论我怎么解释,她们总不相信。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回去,但是谁讲道呢?老牧师怎么办?一人一天三堂实在 是吃不消的。他们请我来,却不让我进去。后来总算在一门之隔的地方见到了老牧师,他向两位姐妹介绍说:“这就是我帮你们请来的讲员,你不让他进来,明天你 们讲道好不好?”那两人听了呆若木鸡,半响才回过神来,连忙说:“他是真的啊!请请请……请进去。”我才蒙怜悯进去。耶稣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创造的世 界,这个世界的人却不认识他。
2、第二原因——从救恩的表现来说:
A、救恩所显的凭据大—— 当人相信耶稣基督时,人就有了神的儿子,也就拥有了基督的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参约壹5:12)。保罗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 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1:13)又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8:16)。
B、救恩所显的能力大——信他的人就有权柄作神的儿女(参约1:12)。教会在传天国福音时,表现出救恩福音的无穷能力。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参太16:19)。
C、救恩所显的范围大—— 这救恩能救的范围涵盖面包括天下的万国、万民、万代的人(参罗1:16-17;太11:28)。也包括过去、现在、将来(主再来前)的所有穷人、富人,文 盲、知识分子,病人、健康者、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和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籍并不同的民族的一切相信基督的人。
有些人总是不相信神的救恩可以白白地得到,说什么“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基督的奇妙救恩。这是错误的思维和价值观。
有 一传教士叫摩大卫,一天他向印度一位老采珠匠兰堡宣讲基督的救恩;他总是认为这种救法太容易,不予置信。当地的人有一种迷信,以为若要赚得天堂,必须远程 进香。进香时赤足行走,且要故意走在最尖利的石头上,每走几步,便行跪倒在地,和路面亲嘴,甚至膝盖破裂,血迹斑斑,亦所不顾。他们认为这样虔诚刻苦才会 得到天上诸神的报答。
一天下午,老采珠匠想请传教士到他家中去看一颗巨大的珍珠。他曾 有一个最喜爱的独生子,为了采获这颗珠子,潜水的时间太长,不久病故。现在老人将要动身,远程进香,不知能否回来,想将这颗珍珠送给传教士,作为记念。传 教士不欲白得,想出高价收买,老人不肯接受,说:“这颗珍珠是我的独生子以性命换来的,价值无比,谁也不能以任何的代价来交换它,我只愿意作为礼品奉送先 生。”
传教士回答说:“照样,神以永远的生命作为礼物送给我们,这礼物是神的独生子舍命换来的,谁也不能以任何的代价来交换它,只要相信接受就可以了。”老人立刻领悟,接受基督的救恩。
3、第三原因——从救恩的功效来说:
A、救恩所消除的罪过大—— 基督救恩能消除人的的原罪和本罪(参来9:14),能除去《旧约》和《新约》中人所犯的所有罪过(参来9:15)。《圣经》说:“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 免”(来9:22)。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能洁净我们罪人所有的罪。他在设立“最后晚餐”时说:“这杯……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太26:28)。“杯”是主血所立的新约,使罪得赦免。
B、救恩所免除的永刑大——这救恩能使我们因信耶稣基督而免去永远的刑罚和第二次的死(参约3:16;帖前5:9;启20:6)。
C救恩所赐予的福乐大——这救恩更能使我们因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永生,享永福(参约3:16;赛12:1-6);不但今生在基督里享受各样属灵的福气,也享受将来永生的福气(参弗1:3-14)。
在一座监狱里关满了囚犯。新王登基特赦前来监内视察,众囚犯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都希望自己被王点中可以提早出狱,于是反复考虑与王见面时要讲的话,为自己申诉案情。
这 一天终于来了,新王听众囚犯对自己的申诉。大多数囚犯都说自己是在无意中犯罪,为自己鸣冤叫屈,说法律对他们的判决太过严厉。新王听之,不发一言。但是有 一个囚犯引起了王的兴趣,只见他屈水角落,低头不语。王便问他:“你为什么一声不响,难道不想出去吗?”囚犯说:“王啊,我比谁的罪都大,因我是一个杀人 犯,的确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如何能指望大赦呢?所以我不敢作声。”王说:“假如我今天释放你,你有何感想?”囚犯说:“王啊,这恩我想都没想过,若有可 能,是给我第二次生命,虽然我无以报答,但我一定从新做人。”王说:“我赦你无罪,现在你就自由了。”
那人出狱后,常存感恩的心,痛改前非,守法行义。基督耶稣道成肉身,为要拯救罪人。那些自觉罪重,悔改回头,归向救主的人,蒙了怜悯,罪得赦免,享受永生。自觉为义,否定救恩,弃绝救主的人,最终把自己关在恩门之外。
(四)伟大救恩的三种见证(4节)
“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圣 经》里提到:约翰讲悔改(参太3:2;可1:4;路3:3,7-8),耶稣讲重生(约3:3-16)。施洗约翰对他的门徒指着耶稣说:“看哪!神的羔羊, 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耶稣在十字架上代替世人舍命流血,成就了伟大的救恩。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的时候,就要吸引万人来归向我(参约 12:32)。
救恩的伟大表现在无罪的基督代替有罪的世人死,圣洁的神子代替污秽的罪 人死,创造的主宰代替被造的人类死,真理的本体代替悖逆的罪犯死,荣耀的圣子代替堕落的罪人死。“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 我们显明了。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罗5:8,11:33)
1、救恩的第一种见证:“这个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
这 表示是圣子以道成肉身的身份,在肉身中把神的道传讲出来,把上帝“道”的教训向世界宣布,说明他就是神所差来的弥赛亚,要照神的旨意完成神的救法,并且舍 命作多人的赎价。例如:耶稣多次告诉人,信他的人有永生(参约3:15-16;5:24)。又告诉人,他就是神的儿子,是从天上来的(参约 3:13;5:17-18,32),是生命的粮(参约6:48),是世界的光(参约8:12),必须受苦,被杀,过三天复活(参可 8:31,9:31,10:33-34),为多人的罪而流血(参太26:28)等。基督是“道”的本体,是“道”的本源,他就是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 在,这道就是神”(约1:1)。
所以,当他道成肉身的时候,他把救赎之道讲出来了,这是绝对正确的真理。因为是他亲自讲的,《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是主亲自讲的”,正因为这是救恩之主亲自讲的,所以我们今日面对救恩,无可推诿,无可改变,无可怀疑,因为是主自己讲的。
这些福音既然是主亲自来传讲,又亲自成就的,由此可见神是如何郑重这莫大的救恩,人岂能忽视,或疑惑不信呢?
一 次,腓得烈皇帝在宫里大开宴会,大哲学家伏尔泰应邀参加。会中谈论时提及天国的荣耀,腓得烈皇帝说:“一个人的名字录在天上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伏尔泰立即以骄傲轻蔑的口吻说:“只要有人给我一元小钱,我愿意出卖我在天上的座位。”大家一听谔然,皇帝也弄得很尴尬。这时,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议员不慌 不忙,不紧不慢地回答说:“亲爱的先生,法律规定,谁出卖东西,必须拿出证据,证明那东西是他的。你现在能证明天上有你的座位吗?” 伏尔泰面红耳赤,却哑口无言。
2、救恩的第二种见证:“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听见的人”是指曾经听见主耶稣教训的人,尤其是12使徒和曾经跟随耶稣听道的门徒,并那些在耶稣复活以后曾经看见他复活显现的人。
“给我们证实了”的“我们”是指《希伯来书》的作者和当时信仰基督的信徒。
“证实”有三种意义:
第一意义:是 听道的人要把所听所行的道再传出去。一个人听道后,应当再传给别人,因为“听见的人传给我们”。别人怎样传给我们,我们也应当如何再传给别人。福音不能传 到我们这里就“到此为止”。我们今天信道也是藉着别人所传的道。因此,保罗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神藉着已经 听的人再传出去的时候就“证实”了。所以,一个人听了道以后,要再作见证,再传福音,让更多的人认识福音的真理,享受福音的拯救,经历福音的大能。
第二意义:是 听道的人在主观经历上的证实。按《使徒行传》的记载,门徒曾多次“证实”耶稣的复活,以及见证主耶稣就是神所打发来的基督(参徒 2:22,36;3:11-16;4:10,12,33;9:20-22,10:38,42;13:26-41,17:2-3,18,22:3-21)。 因为他们都已在自己的经历上证实,主是他们的救主,是复活的基督。他们如何从罪恶中被救拔出来,成为神圣洁的器皿,勇敢刚强的神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 可否定,这足以证明这救恩的奇妙功效。
约翰在年老时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 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一1:1-3)约翰说他自己就是耶稣基督的目击证人。他可以将所看的、所听的传给人,我 们也应该跟他一样,可以传给别人(参约20:29)。
第三意义:是 听道的人听道后用好行为见证所听的道。我们听道以后,要随即去经历,去行道。当我们经历、遵行神道的时候就印证了神是又真又活的。《约翰福音》第3章告诉 我们,那时有许多人不接受耶稣基督,不接受神的见证,但是那些领受的人就印上印,证明神和神的道是真的(参约3 :33 )。
有 一位年轻的弟兄兴冲冲地跑到牧师的面前说:“牧师,我的老亚当生命已经彻底死了。”牧师说:“真的吗?那太好了,赞美主!”没有几天,这位青年经过一个地 方,突然从楼上倒下一盆水,把他弄得如同落汤鸡。那青年人顿时破口大骂。这时,他抬头一看,牧师正好看着他,原来是有人不小心倒水,刚好倒到了那青年人的 头上,青年人想起自己几天前对牧师讲的话,不禁脸也红了。
当我们领受主道之后,要去经历他,试验他,寻找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听道以后,不是当做一个新闻听听就完了。
3、救恩的第三种见证:“神又按照他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这里提到三个名词:第一“神迹”。第二“奇事”。第三“异能”。神用这些来印证所传的道。
“神迹”重意义和重在彰显神自己;
“异能”重在伟大的能力;
“奇事”重在改变后的结果。
“百般”是多种颜色之意,说明神的工作变化无穷,人无法测透。
“神迹”、“奇事”、“异能”这三个名词,是神做了干预自然,彰显主权,在被造界里彰显神超越自然律的作为。只有神才能这样做,因为他自己是超越自然的神。当超自然的神用他创造万有的权能,干预了自然律,在自然界中显他超自然的能力和作为时,神迹就产生了。
“创 造”是神迹,“道成肉身”是神迹,“基督代死有功效”是神迹,“耶稣从死里复活”是神迹,基督能够以物质的身体超过地心吸力而“升天”这也是神迹,“基督 以后还要再来”这还是神迹。尤其罪人因信基督后,生命被更新,生活被改变,性情被改善,罪人被改变成为义人,这是更大的神迹。所以,基督教是唯一一个有真 神迹的宗教。
但是,某些教会强调神迹、奇事、异能过头,强调到把福音真正的面目都遮盖掉了,几乎忘掉了十字架是整个救赎的中心,这是不好的,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否定神迹、奇事和异能。神迹、奇事和异能是《圣经》明明记载,是神自己显出的能力,所用的方式和作为,但不是神彰显的目的。
“圣 灵的恩赐”即圣灵所给各人的恩赐。如《林前》12:28-31节所说的“各种恩赐”等。圣灵随己意将各种恩赐分给人,使他们可以为福音作见证。这些恩赐并 不就是人自己原有的才干,虽然人可以把自己的才干献在基督之手,由主使用,这也是恩赐的一种。“圣灵的恩赐”是圣灵为见证福音的缘故所赐给人的,是在人原 有的才干以外另加给人的。
《来》2:4节“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
我们对神迹的看法要有两种正确的认识:
第一:耶稣行不行神迹,不受人的支配。
耶稣在世上行的神迹被四福音详细记载下来的共有35件。整本《圣经》对所有神迹的记录约有200来次。神行神迹,不是凭我们的强求,或为满足我们的私欲,乃是按着他自己的旨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当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 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 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参太16:1-4)。耶稣就是不行神迹给他们看。
当希律王把耶稣抓来受审判时,以王的命令叫耶稣表演神迹给他看。“你行一个神迹给我看吧!”(路23:8)耶稣一言不答,理也不理。神不会把圣物丢给狗,把珍珠丢给猪(参太7:6)。
但 是,这不是耶稣对待所有人的态度。耶稣对一个满怀敬虔,伏地下拜,却被人瞧不起的大麻疯患者的寻求,他却是非常爽快地满口答应,又洁净他,使麻疯离开他。 那麻疯患者说:“主啊,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说:“我肯,你洁净吧!”(太8:1-3;参可1:40-42;路5:12-13)。
为什么耶稣会接受穷人的呼求而不接受犹太权贵人士的请求?而且还拒绝君王的要求?是他标新立异吗?是他要表现与众不同而叫众人注视他?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耶稣基督有自己的主权,他绝对不受人的驱使,不受人的指挥,不受人的支配,因为他是掌管主权的神。
第二、信徒有没有神迹,自己不能妄求。
神迹并不是每一个信徒都可以领受经历的。现在有什么所谓的“医治大会”,经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不经得起神学的检验?经不经得起《圣经》的对照?
《旧 约》里的但以利,神为保护他自己的仆人,封住狮子的口而不受伤害(参但6:22)。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被丢在七倍火热的窑中焚烧的时候,神与他们同 在,使他们头发不烧毁一根,皮肤不烧伤一块,衣服不烧掉一丝,毫发无损(参但3:25)。尼布甲尼撒王看见在火窑里的不是三位乃是四位,因为那第4位就是 神的儿子与他们同在,他们在火窑里领受了神同在的恩典,经历了神大能的覆庇,看到了超自然能力在自然律中的参与。当使徒彼得被囚下监,等待逾越节后提他出 来,当着百姓的面办他的那一夜,主的使者非常奇妙地带他出了监狱(参徒12章)。
但 是,当耶稣的门徒雅各被杀的时候(参徒12:1-2),耶稣基督没有施行神迹来救出自己的爱徒。当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被砍头的时候,神也没有施行神 迹,救他出狱。当使徒保罗被杀头殉道时,神照样没有施行神迹救他脱离死亡。当彼得倒钉十字架时,主也不行神迹使他免去死的痛苦。甚至连基督自己被钉十字架 时,也没有神迹发生使他自己从十字架上跳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基督教的信仰内容不是以神迹为主,基督教的信仰根基也不是建立在神迹、奇事和异能的上面。神在需要的时候,才行神迹,奇事和异能。行不行神迹?什么时候行神迹?谁可以领受或经历神迹的主权都在神那里,任何人都无权强要妄求。
弟 兄姐妹,我们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神所启示的《圣经》真理和基督的真道上,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真道的根基上面。许多从前因为看神迹而信主的人,大多信仰根基 不牢靠,最后会因为暂时看不见神迹而渐渐不信,离弃救恩。正如圣奥古斯丁在年老时所讲的一句话:“凡因好奇而领受的,会因傲慢而失去。”
不是吗?今天有些人因经历某些特殊的感觉,就轻看生根建造的听道,以为自己的灵性和认识,比别人更多,更广、更深。但是,当他们碰到各种各样的异端思想,碰到别人的攻击时,就会像建造在沙土上的房子,马上瓦解、崩溃、倒塌。
人 能吃饭,就可以叫他按你的意愿去吃个不停吗?银行里有钱,就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将钱塞进你的口袋么?人可以驱动机器,可以用钱财或权势强使某些人为你服 务,但谁能驱动上帝或强使上帝也如此动作呢?神能行任何神迹,不等于他就必须随叫随到,听候人的使唤,他若不按人的意愿行神迹,也不等于否定自己是神。耶 稣随时都可以照样宣告:这些人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些人看!(参可8:12)
初期教会在头300多年的时间里,有10次大的逼迫,许多圣徒被杀头,被钉十字架,流血舍命,这些人都是凭着信仰为主受死受难,不是为了有神迹才去相信。
“所 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 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由此可见,救恩的重要性是被圣父、圣子、圣灵所强调,是共同做的工作。我们不但不能忽略,而且还当越发重视啊!
第二大警告:不信恶心的危险
《来》3:7-14节“圣 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 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 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 了。”
《来》3:7-4:13节是引自《诗》95:7-11节的经文,记载以色列人曾经在旷野10次试探神的失败经历。作者指出以色列人不但不向神报以敬畏、感恩,反而顽梗、悖逆、不服而致神发怒,厌烦那世代的人,不让他们进入安息。
第一世纪的犹太基督徒对《民》14章的故事和《诗》95篇的警告是非常熟悉的,对古代的以色列人由于不信的恶心而惹神愤怒的事是家喻户晓的。所以,圣灵指示《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他们所熟悉的经文回过来警告他们,是非常合适的。
大卫写下这些话,离《希伯来书》引用这些话的时候,在时间上大约相隔1000年,但这些圣灵所说的话,不独可以警戒大卫时代的以色列人,也同样可以警戒《新约》时代的信徒。虽然以色列人和信徒在神面前所蒙的恩典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软弱,所以也适合受同类的警戒。
3:7-10节是讲以色列人不信恶心的具体表现;
3:10-12节是讲以色列人因不信恶心而导致被神弃绝的可怕结果;
3:12-14节是讲我们应该防备和对付不信恶心的应有方法。
以此提醒我们在今天的时代里,要绝对、完全地聆听主话,乐遵神旨,这才是神所喜欢和所希望看到的光景。以色列人的悲惨结局应该作为我们的警戒,叫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何谓不信的恶心?即因人的不信而使心邪恶。恶是对不信的解释,不信是恶的具体表现。所以,人的恶就恶在不信上面。犹大之所以出卖耶稣,是因他从起初就不信主的话而造成(参约6:64)。只有亲近主,听主话,信心才能得以正常、健康的增长(参来11:6)。
(一)不信恶心的表现(3:7-10)
“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这段经文主要指出了不信恶心有三方面的表现:
1、硬着心肠(3:8)
“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
“不可硬着心”,是劝勉当年的希伯来信徒,在听神话语的事上要有实际的表现。如果一面硬着心,一面说要听话,这样的听话是假的。以此提醒,凡接受圣灵的话的人,要有一个柔和谦卑的心(参雅1:21)。出埃及的那些以色列人,口头说要听从神的话(参出19:8,24:3),心却刚硬,嘴唇敬畏,心却远离,真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我们若要听从神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他们那样。以色列人有三硬:
1、心硬(参来3:8);
2、颈硬(参出32:9);
3、嘴硬(参罗10:21)。[1]
“硬心”不是指人的心脏硬得象石头一样叫硬心,乃指人对神话语不肯听从、固执己见的一种描写。如埃及的法老王,在《出》5-12章共记载他10次“硬着心肠”,来表示他不肯听神藉摩西向他所说的话。
人有“不信的恶心”,这是很可怕的。法老之所以不听神的话是出于他对神的不信的恶心,最后结局是招来神忿怒的审判——10次灾祸临到,导致埃及所有长子被杀,法老的军兵葬身红海。
《旧约》里的扫罗王为何王位被废?起因也是心硬,他不尊重、不听从神的话,多次违命(参代上10:13-14)。他违命去见本不应该见的交鬼妇人(参撒上13:8-14,15:9-23,28:1-35),他违命去献他本不应该献的燔祭(参撒上13章),他违命收藏了本不应该收藏的当灭之物(参撒上15章),以致被神弃绝,遭敌所杀,爆尸高墙,何等悲惨(参撒上13:1-13)。
由此可见,“硬心”与“不信”是联系在一起的“双胞胎”。硬心使他长久不信,不信使他一直硬心。硬心是表现,不信是根子;硬心是看得见的样子,不信是看不见的内因。
2、试探上帝(3:9)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
一个真正相信神的人一定有敬畏、顺服、尊崇神的表现,试探是不信的表现。以色列人试探神是指他们不信神话语的真实性说的(参来3:8)。以色列人在埃及400年时间得以保存(参徒7:6),后来成为强大的民族,完全是因神话语的信实可靠,因神记念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参出2:24)。
当令人惊颤的10次灾祸临到埃及人时,住在埃及兰塞地的以色列人却安然无恙,这是神话语的信实而保守他们免受灾祸之苦(参出5:-14:)。
在他们40年旷野行程里,无水变有水,苦水变甜水,饥饿有吗哪,没肉抓鹌鹑,且日有云柱,夜有火柱,蒙神引导,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致衣服不破,鞋子不烂,脚也不肿(参出15:22-27,16:1-36;申8:4)等诸多恩典发生在他们身上,这完全都是因为神话语的可靠之故。但是,以色列人一直不信神信实的话语,难怪心灵不得安息。试探上帝的结果,必是不得安息。
因此,作者被圣灵感动,引用《诗篇》95:8节的经文说:你们今天如果听神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你们的祖宗,他们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在旷野有四十年之久(参来3:15,9)。
弟 兄姐妹,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不被人信任。如果你做事情,有人一直监视你,不信你,常常怀疑你,这种感受你喜欢吗?当信实的神被人不信的时候,那痛苦我 们永远无法明白,因为他是诚信真实的本体,是绝对可信的对象。而对可信者的不信,就是对神最大的轻慢。看来,教会强调:不信是最大的罪是有根据和道理的。 难怪约翰记载说:“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3:18)。当然,耶稣所说的“不信的人”,是指那些完全拒绝或忽视他的人,而不是指曾经一时怀疑,后来又真实相信他的人。
有一个杂技演员,演技高超,在很高很长的钢丝上来去自如,围观的众人掌声如雷,齐声喝彩,大声叫好。
演员对观众说:“我还可以带一个人走来过去,你们信不信?”观众说:“我们相信。根据你的水平,带一个人走钢丝,绝对是游刃有余,没有问题。”
演员用手指指喊得最响的那位观众说:“你来!”那人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敢。”
当人口里说“信心”时,其实不一定有真正的信心。因为人有时候象以色列人一样,“口里敬畏,心却远离。”不肯把自己真正交托给神。人如果不把他的信心与行为相辅相行,其信实死。
3、心里迷糊(3:10)
“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心里迷糊”的意思是指心里一直做错事,常作错误的决定。“心里迷糊”,不是说他们头脑迷糊,一个人的心若迷糊了,即使有很聪明的头脑,也会作出迷糊的事来。
“迷糊”原意是他们心里先走迷了路。一个人脚走迷路以前,心先迷路。路加作见证说:“人子来,为的是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这“失丧的人”就是指“心迷路的人”,“心灵找不到回家路的人”。
一个人为什么站在那里观看神的作为,试探神?不信神之先是因为先硬心。他们看看神到底能做什么?存观望的心态观看神的作为,这是人不信神的主要表现。
当年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旅程中,常常心里迷糊,作错决定。在红海边,他们看见埃及兵追赶,就因惧怕说错话: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参出14:1-12);在汛的旷野因没有食物吃,又讲错话:巴不得我们早死在旷野(参出16:1-3);在利非汀因没有水喝,就要用石头打死摩西(参出17:1-7);当10个探子回来报恶信时,他们要另立领袖回埃及去(参出13:-14:)等等。这些错误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是他们心里迷糊之故,他们不听神的话语而宁可轻信人的话,鬼的话。这就是他们的罪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神的旨意和神的作为,对以色列人本是很清楚的。神的律法藉摩西清楚传给他们;神在40年 中,为他们行了许多明显的神迹。如:埃及十灾,分开红海,降下吗哪,磐石出水,战胜敌人……。这些事无一不清楚地证明是神恩典的保守和神大能的作为。但 是,他们因为体贴肉欲和存着不信的恶心的缘故,以致他们对神已经显明的旨意和作为仍然迷糊不清,不明白神的心意和他行事的法则。他们虽然一面献祭、守节或 禁食,另一方面却敬拜金牛,怨渎上帝,恋慕埃及,不信应许。所以,神厌烦他们所作的,因为他们没有一心遵从神的旨意。
有一人因为生活不检点,将全部的家产耗费个精光,还欠下巨额债务。走投无路,好几次想自杀未成。
他的朋友是个巨富,主动前来看望他,并答应他还债,问他欠了多少?他不敢实话实说,因为债务太大了,怕朋友见笑。便告诉了全部债务的一半。
朋友立刻开了支票给他,安慰几句就走了。他拿着支票,盯着支票上写的阿拉伯数字,后悔得要命,恨自己的信心不够,想不到他的朋友真的肯完全帮他,现在不知自己余下的债务何时还清?
人若到神的面前来,可千万不能如此,要引以为戒。今天的信徒更是要谨慎为上,不要再心里迷糊,试探上帝,硬着心肠,埋怨上帝,重蹈以色列人之覆辙,因为这样的人,其结果可怕。
[1]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第1391页
(二)不信恶心的后果(3:9-12)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
不信恶心的后果主要有三方面:
1、令神厌烦(3:9-10)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那个世代的人”是指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经历很多神迹奇事却存不信恶心,硬着心肠,试探上帝,40年来一直观看神的作为的以色列人。“观看”是指“远远地站着看”,置身事外,无需委身。
试 问:一个被神厌烦的人还有盼望吗?神说:我在怒中起誓。神起誓是为了永恒旨意,是允许的。比如:他起誓设立耶稣基督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作永远大祭司。这里起 誓是说:“你们这一代人不能进到迦南地”,这是刑罚、定罪的起誓。神之所以这样起誓,是因为厌烦了“那个世代的人”;神厌烦“那个世代的人”,是因为他们 是一些心存不信恶心的人。
2、惹神发怒(3:8,11)
“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神在怒中起誓什么?“他们断不能进入我的安息。”神为什么发怒?因为以色列人的不信。
“惹神发怒”的原文是“作弄使他痛苦”。谁如此大胆竟敢作弄神呢?就是这些以色列人40年来竟10次试他探他,用不信的恶心对待神,神虽然多次拯救他们,最后他们还是不信。所以神很痛苦,尤如被人作弄一样。
当然,以任何人的聪明或智慧都不能作弄神,因为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参林前1:25),神是智慧的源头,是智慧的本体,没有一个人的聪明或智慧可以胜过神而作弄神,这“作弄的痛苦”是指神的伤心、难过说的。
神之所以发怒、痛苦是因为这些人轻看神的大能作为,不信神的信实应许,否定神的奇妙带领。以色列人在过红海后在米利巴[1]和玛拉因没有水喝,向神争闹,试探作弄,使神痛苦(参出17:1-7),以致发怒。
“他们断不能进入我的安息”,指以色列人不能进入迦南地的安息。当时以色列人到了加底斯,由于不信神的应许,偏信报恶信的探子的谎言,在发怨言时,惹神发怒。神就指着自己的永生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迦南(参民14:20-23),结果他们大多倒毙在旷野。
这里的“安息”,不能预表天堂,而只能预表信徒在灵性方面的得胜和享受,能以得胜环境,各种试探和肉体老我的经历,享受神在基督里所留给我们的属灵权利和福份,并与基督过合而为一的生活。千万不可忘记迦南所预表的安息,是代表信徒进入更深属灵经历的安息,而不是天堂。
3、被神弃绝(3:12)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这是提醒当代的希伯来信徒和历世历代的基督徒,不要像从前的以色列人一样“存着不信的恶心”。
“你们中间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这节经文有2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人因着不信,而离开神。“离弃”二字特指人对神的背叛与对抗。
第二种解释:因为人的不信,被永生神离弃了。被神离弃的人不是指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是指有名无实的教徒,因为他或她从来就没有得救过。“把永生神离弃了”的结果就是灭亡,强调人不信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互为补充。一个离弃救恩,背叛真理,对抗上帝的人,必为神所弃绝。这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论是已经得救的信徒还是有名无实的教友,都应当谨慎小心,省察自己,悔改归正,不负主恩,以免失去神要赐给我们的属灵福份而遭神弃绝。
(三)不信恶心的对付(3:7,12-14)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不信恶心的对付主要有三方面:
1、听从主话(3:7)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
“听他”就是指要听神的真理,对神要有绝对顺服的心。听命与顺服是对付“不信恶心”的最好武器之一。
“今日”二字,是表明听神的话是现在的事,天天的事;天天听从遵行,必天天得享安息。
“今 日若听他的话。”此言从历史的角度看,神警告悖逆的以色列人,是发生在10个探子从迦南窥探回来后报恶信的时代(参民14:11-12、22-23、 32-35),而《诗》95篇7-11节是大卫时代,两处经文所提到的以色列人相差500年,诗人借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旷野中失败的典故来警告在大卫时代 的以色列人,不要做违背神的事,要听从神的话。
现在圣灵指示《希伯来书》的作者再引用摩西和大卫时代的以色列人的不信事件,作为对第一世纪犹太信徒的警戒。
今日,圣灵也同样运用这节经文的意义,向21世纪的信徒提出警告,若不听从神的话,就要像以色列人一样,在灵程上跌倒,最后倒闭在茫茫人生的旷野中。
由 此可见,《圣经》的真理与圣灵的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也是不受时代限制的。不管世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改变,科学如何进步,商业如何繁荣,人脑如何聪明, 人如果不听从神的话,心灵必不得安息。诚如奥古斯丁所言:神啊,我的心如果不回归到你的怀中,我这一生就不能得到安息。
是的,神是人类 最终极的安息之所,要得到这个安息,必须藉着信靠上帝的途径。准确的说,必须是藉着耶稣基督为我们开启的一条又新又活的生命的道路,因为他就是通向天父的 生命道路。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通往父神的唯一途径虽然狭窄,事实上,却宽广得足以容纳 整个世界,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肯接受相信基督,这条道路也能带他们到父神那里去。
为什么只有独此一路呢?没有其他道路了吗?没有了。因为 《圣经》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神差遣了耶稣来作救世主,谁也 不能与他等同。基督徒在许多事上可以开放,但在得救的事上却绝不可含糊。没有其他宗教教主能够为全人类的罪而死,也没有其他宗教教主从死里复活。因此,除 了藉着耶稣的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叫我们与神和好。人的善行固然有其价值,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靠自己的义行而得救,唯靠耶稣基督的宝血。
耶稣爱怜我们,甘心牺牲自己救人性命。凡信靠基督,承认己罪,求告主名的人,罪得赦免,享受永福。主来“是召罪人,不是召义人。”
2、彼此相劝(3:13)
“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天天彼此相劝”,是说我们信主的人要天天彼此说勉励的话,不要忘记神的真理,不能忘记主的教训,不可忘记爱心的激励;使冷淡的人恢复热心,使沉睡的人儆醒起来,使软弱的人得以刚强,使跌倒的人重新站立,使后退的人得以前进。
“相劝”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并细心的,何况是“天天相劝”呢?
“今日”一词使我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要再存不信的恶心。要真信,要全信,要诚信,要笃信,要确信。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主必再来,主必快来。因为还有一点点的时候,那要来的说来就来,并不迟延(参来10:37)。我们要持守信仰的纯正,得蒙神的喜悦。
“不信的恶心”使人“被罪迷惑”,而导致“把永生的神离弃了”,结果就是惹神发怒,被神弃绝。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大题。
3、坚信到底(3:14)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
“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是基督徒对付“不信恶心”的方法之三。
“起 初确实的信心”,就是指起初真实的信心,与12节“不信的恶心”形成对比。真实的信心,使人在基督里有分;不信的恶心,使人虽然在教会的范围以内,处在信 主的弟兄姐妹之间,却仍会把永生神离弃。《圣经》在此把这两种“心”作对照,使信徒知道应当坚持到底的是什么,和应当谨慎省察自己的是什么。
“确 实信心”的内容是什么?即信《圣经》是神给我们的启示,信耶稣是我们的救主,信宝血能洗去我们的罪恶,信基督能赐给我们有永生。人若有这样的信心就必“在 基督里有份了”,我们不但有份于主的生命,性情,也有份主的住处。我们就成为主的同伴,他在哪里,我们也在那里(参约14:1-3)。
“坚 持到底”是在信心上自始至终地坚定不移,无论是失败,受苦,受打击都百折不挠地守住信仰。凡是有真实信心的,必能坚持到底;因为使我们能坚持到底的,不是 我们自己,乃是救我们的主。任何信徒凭着自己,没有一样属灵的德行能坚持到底。但凡从起初确实信靠基督的人,他都救他们到底(参来7:25;彼前1:5; 犹24),所以他们必能坚持到底。
另外,真实的信心,必是坚持到底的信心。反之,只有暂时相信的信心,必是虚假的信心。如主耶稣在福音 书中所讲的撒种比喻中,那些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种子,虽然暂时相信,但终究不是确实的信心;那些确实的信心,乃是持守在诚实良善的心里,并忍耐着结实的信 心(参路8:15,18)──也就是坚持到底的信心。
“到底”的意思应当是指他肉身生命的终结。当然,基督徒不须等到死后才知道自己是否有份于基督。在《新约》中,曾多次称那些还活着而信了基督的人为“在基督里”,并且是与基督联合的(参约17:23;林前1:2-5;加2:17;弗3:6;西3:3,11)。
由此可见,他们都是已经与基督有份了,而不是尚未能确定是否有份于基督。那因信基督而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灵与我们同在,必保守我们起初确实的信心,“直等到神之民被赎”(参弗1:14;约14:16),“……就在基督里有份了”,在基督的安息里有份了。
一个人如果心存不信的恶心,就会离开神,离弃神就会被罪迷惑,人一旦被罪迷惑后,心就刚硬,后果是惹神发怒,以后就倒毙旷野,死在罪中,这样就永远得不到神的安息。
有一传道人去探望一慕道友,劝他专心事主,热心追求。那人叹息道:我听道先后已有5年,初信时牧师告诉说,信者今生得百倍,来生享永生。但是5年过去了,来生先不说它,就是今生的幸福也如同梦想。你劝我要热心,叫我如何热心呢?
传道人就给他讲亚伯拉罕忍耐等候的故事,但是他却听不进去。那天晚上,传道人与慕道友同床而睡。
刚躺下不久,便听见老鼠咬谷仓的声音,时时发出“轧轧”的响声,传道人乘机问他:“这是什么声音?”
那人回答说:“老鼠咬木版。”
传道人又问:“为什么咬不停?”
慕道友回答:“因为谷仓里有稻谷。”
传道人再问:“木版会被咬破吗?”
慕道友再答:“会的,老鼠不咬破木版,誓不罢休哩!”
传道人叹息说:“哎!有些基督徒的信心比老鼠的信心还小,反而老鼠的求食的决心比许多人得天国的决心更大。我想它若半途而废,必定枉费力气,但因持久不懈,终必成功。”
慕 道友听了,心中有感。坚持到底的人,必在基督里有份。我们要求主加添我们的信心,因为我们信心不足;我们也要求主用他的真光照耀我们,用他的圣道提醒我 们,用他的圣灵感动我们,使我们的信心有根有基,在神的家里更好地事奉神。我们更要求主,使我们所听的道理,不是单单成为我们的知识,更成为灵性的造就, 建造在神所启示的真道、永不动摇的根基上,一直到见神面的日子为止。
不 信 恶 心 的 危 险(续)
《来》 3:15-4:11节“经上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他发怒的日子一样。’那时听见他话、惹他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 来的众人吗?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他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这样看来, 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 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正如神所说: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 的安息!’其实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又有一处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既有必 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所以过了多年,就在大卫的书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 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 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以 色列民族实在是一个在相信中又不信的民族,看他们的民族历史,是一部血泪史、苦难史,当他们在苦难中呼求神时,神伸出大能的手施行拯救,他们平安了;但不 久又存不信的恶心去犯罪,结果又落在苦难中,如此恶性循环。他们在为奴之地的埃及承受不了新王的苦待而向神呼求,神差摩西带领他们出了埃及去迦南,但到了 红海边因不信的恶心而大发怨言;他们在西乃山下时,神与他们立约,正当摩西在山上领受神的律法时,以色列百姓已经在山下拜金牛犊了,敬拜一只由以色列人亲 手所打造的金牛犊,结果遭至神大发烈怒,徒受责打。
其实神管教的目的是要引导他们悔改 回转,但是他们不信的恶心始终存在,不信的恶心使他们亏缺了神的荣耀,不信的恶心也使他们死在罪中。当他们行走旷野,遇见缺粮、少水、无肉,与敌争战,后 因道路难走,举步维艰,再发怨言,试探上帝,气恨摩西,吵着要回埃及去,这等不信之人实在伤透了神的心,以至被神弃绝。
今天我们信徒在苦难中也能试出我们里面的信心有多少,是真信还是假信,是诚信还是试信,是全信还是半信,是笃信还是疑信,是大信还是小信,是确信还是伪信。
所 以说:苦难是块试金石,能测试出人的本性和人对神的信心是否真实。慕勒说:“若有人希望自己有坚强的信心,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忍受试炼。”《圣经》再三再 四要求我们要有真实的信心,除去虚假的信心,《希伯来书》作者以不信恶心的以色列人的可悲结局,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这段经文着重二件事:信心与安息。
(四)不信恶心的史鉴(3:15-19)
“经 上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他发怒的日子一样。那时听见他话、惹他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神四十年之久又厌 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他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 缘故了。”
如果我们仔细读3:15-19节的经文,即可知道是再一次重 复3:7-14节的经文内容。《圣经》作者为什么要再次重复呢?表示提醒又提醒,警告再警告,目的是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乃要引起重视。《圣经》作者的千 叮万嘱,另一方面也再次向我们呈现神的大爱,我们仿佛看见如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抚。这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畏。
1、摩西的时代。
不 信的恶心使以色列人进入不了迦南,六十万男丁只进去了二个。十个没有信心的恶言,如旋风般扫过,不信的恶心就像“非典”,又如“禽流感”般传染。当一个人 存着不信的恶心时,就会传染给别人而影响他人的信心。比如,亚当因为一人的不信恶心就犯罪而影响整个人类陷入罪中(参罗5:12-19)。以色列人本来可 以用最快的速度进军迦南地,但是由于十个探子报恶信,结果影响整个以色列民族遭不信的试探,不但历时四十年之久吃冤枉苦,走冤枉路,还导致近六十万人死在 旷野。
2、约书亚时代。
不信的恶心导致使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七十年,得不着安息。这奇妙地应验了耶利米先知的预言:“地享安息,因为土地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代下36:21)。约书亚带领第二代以色列人虽然进了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但是,由于他们重复犯以前的罪,仍然得不着安息。
一次,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经过一闹市区,但是孩子觉得很受束缚,不能随心所欲,也觉得委屈了自己的个性,显不出自己的本领。于是他挣脱了妈妈的手,跳跃着往一旁躲闪,想避开妈妈的目光。结果他被自行车撞倒了!孩子顿时抚痛大哭,埋怨妈妈不看顾他,不保护他。
这 不正是某些基督徒的写照吗!他们平时以背向神,不以面觐神;及至遭遇患难时却说:“起来拯救我们!”神说:“这事临到你身上,不是你自招的么?不是耶和华 神引你行路的时候,你离弃他么?”(耶2:27,17)所以,以色列人的历史警告我们勿重蹈覆辙,惹神发怒,遭受审判,进不了“应许之地”;即使进了迦南 美地,也照样享受不了那真正的安息。我们应当以以色列百姓在旷野的不信、顶撞神的行为为戒。
(五)不信恶心的教训(4:1-11)
耶 稣到世上来,目的是要领我们进入他的安息里,即进入天堂(参来9:24,2:10;约14:1-3)。这是所有信耶稣的人理应享受的应许和盼望。但是,如 果我们只听不信,或只信不行,这是一种“赶不上”的现象,就会因着不信而失去这个应许,如同以色列人不能进入迦南地的应许一样。信心必须要与所听的道调 和,否则只听不行,这道与我们无益。道有二个功能:一是道在那些相信的人有拯救的功能;二是道在那些不信的人有审判的功能。作者屡次提醒我们要谨慎,除去 不信的恶心,可谓语重心长,倾心指导。
《新约》时代的人享受神在基督里应许的真正的安 息,在4:1,6节讲得非常清楚,神已经为人预备了安息,人只要信,就可以得着。耶稣呼召我们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 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耶稣把人从重担中释放出来,他所应许的安息是指 与神同在的爱、医治和平安,并不是指停止一切劳动。与神建立关系能使无意义、充满愁烦的生命变成有方向、有属灵果效的生命。因此,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人听 道要用心,用信心接受,行道也要用心,用生命去流露,这样才能真正得着。
1、我们当敬畏(1节)
“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
“就当畏惧”的“畏惧”即“敬畏神”的意思。畏惧不是敬而远之,也不是因怕而不近。
“就当畏惧”的教训乃是要求我们以敬畏的心,来真正认识神而亲近他。《圣经》提到神是可畏的(参林后5:11),哥尼流是敬畏神的(参徒10:2),挪亚是敬畏神的(参来11:7)。我们既蒙留下可以承受这个应许……得安息,就当畏惧。
从前有一孩子,母亲是个基督徒,命他到大城市去作买卖。因为沿途治安不靖,起行之前,母亲把四十枚金币缝进他的外衣里面。母亲叮嘱他说;第一、要敬畏神,第二、切勿说谎。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就起程了。
途中果然遇着一群强盗,盘问有无银钱在身。孩子记起母亲的话,就说:“我有四十枚金币,缝在外衣里面。”强盗听了,仰天大笑,勒转马头就走,因为他们以为他在开玩笑。
过不多久,又有几个强盗上来盘问他,也照实回答。那些强盗说:“这人是个傻瓜!”。这时盗首来了,吓问他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仍是诚诚实实的回答。
盗首搜查他的外衣,结果搜出了四十枚金币。盗首惊奇,问他为何坦白回答?他说:“为了敬畏神的缘故。
盗首伏在长枪上思索了一会,终于受了那位孩子的感动,放他一马。从此改邪归正,洗手不干,相信基督,敬畏上帝,热心事奉,引人归主。
基督徒的惧怕不是逃避责任的“怕”,也不是畏首畏尾的“畏”,更不是在人的面前恐惧,乃是在对神的敬畏中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不失时机地去担当起责任。当我们畏惧以色列人的结果时,就会努力追求,奋发前进,得着安息。
2、免得赶不上(1-2节)
“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
“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这“赶不上”是指落伍的人、掉队的人凄凉可怕的情形。在野地里飞跑的一群兔子,哪一只被猎手成为囊中之物?是那只跑不快而赶不上队伍的兔子。因为它掉队、落伍,这在自然界里是自然淘汰的现象。
在 教会里也有些掉队而赶不上的人。有些人在几年的时间里信心突飞猛进,结果他很早就为主做了许多的工作。许多在神国度里被神大大重用的人,都是在年青时定下 大志,快跑跟随主。耶稣在地上时,他只用三年半时间,用很快的速度成就了神要他成就的。当他离世前,祷告说:“父啊,……你托付我的工作,我已经成全了” (约17:1-4)。他在十字架上时,再一次肯定地说:“成了”(约19:30)。那时他才三十三岁。今天有多少基督徒不是年龄三十三岁,是信主时间三十 三年,但是,非常可怜的是竟连基本要道也不明白。
有一天,有一位信徒来问笔者,“牧 师,请问到底有没有神?”问他是慕道友或是基督徒?他的回答令人吃惊。他说:我是个基督徒,而且是已经信主五年了。一个信主五年的信徒竟问有没有神,笔者 不禁要反问,“在你过去信主的这五年里,你信的对象是谁呢?这不是倒退吗?”他一时语塞,无言以对。这就是当年主耶稣所说的“在前的在后,在后的在前”了 (参太19:30;可10:31;路13:30)。他们终究学道,却不明白,听是听见,却不晓得。
“赶不上”意为“落后”,即得不着神所应许的福份。奔走灵程应当有追赶的心,否则就会渐渐地落后了。古时的以色列人虽然听过进入安息的福音,只因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之道调和,听而不信则不得进入迦南。
“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赶不上”,意思说神要我们做一个赶路的人,在生命道路上努力的人,这样的人就进了天国。虽然往天国之路是小的,门是窄的,但是努力的人就进入了(参太11:12)。
“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正如传给他们一样;只是福音传给他们,对他们没有益处,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调和。”这是讲出了人为什么掉队、落伍的真正原因——不信。
福 音我们听了,他们也听了,传的福音一样,都是从神而来的。但是,果效完全不同。为什么一样聚会,有人听完道一生就改变了,有人听了道仍然无动于衷;有人听 了道彻底悔改了,有人听了道也抄记下来,还是依然如故,根本没有改变。关键在人对道的回应。听同样的道,信同一位神,领同样的信息,有同样的源头,学同样 的内容,但是对道的回应态度不一样,就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对道的回应,决 定了我们与神之间关系的亲与疏。保罗说:有人终久学道,却不明白(参提后3:7)。这种人是很可怜的,他信主一生一世,学道学了几十年,听道、做礼拜,还 是不明白,来也不明白,去也不明白;从年轻到年老,什么聚会都参加,他总是不明白。什么原因?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用信心与所听的道调和。”这告诉我 们,人对道的回应就是信心,当听的人把道与信心调和时,就产生活泼的功效,有改变、建造的功能,使人的灵命被建立起来。
3、要抓住今日(7节)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
“今日”一词早在3:7-15节就使用了三次(7,13,15),如今又在4:7节再次提起,至少有以下几个含义,表述如下:
(1)表明人虽然有多次悖逆,但神仍然宽容直到今日,我们若肯听神的话,仍然不迟。这是神的宽容和忍耐的“今日”。
(2)表明神迫切盼望我们今日就听他的话,不要再硬着心肠,抵抗到底。这是神对我们盼望的“今日”。
(3)表明听神的话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今日正是神悦纳人的日子(参林后6:2),若要等到明天,可能机会从此就失去了。这是我们抓住时间与时机的“今日”。
(4)表明一个人若要真正听神的话,必须在今日就听,决不会推迟到明日,否则,他所谓的要听神的话,可能是没有诚意的。这是要求有真心听话态度的“今日”。
(5)表明神的恩典是现成的,早已预备好了,只要你今日接受,今日就可以得着这恩典。这是即刻悔改即刻蒙恩,即刻顺服即刻得恩的“今日”。
认罪悔改趁今日。《路加福音》16章的紫色财主在阴间悔改太迟了,免不了刑罚;十字架上的强盗悔改求主,立即“今日”蒙恩得救(参路23:39-43)。
悔改当趁活着之时,悔改当趁主再来之前,因为神给人的机会永远是今日。
(六)不信恶心的损失(4:1-11)
3:15-4:11 节共12次提到安息。不信的恶心之所以危险,从神的角度说:不信的人会令神厌恶,惹神发怒,被神弃绝。从人的角度来看:不信的人就得不着安息。安息对人来 说是很重要的,有钱难买真平安。失去安息是人犯罪后的结果,内心失去平安,外面失去安全感。不信恶心的最大损失就是失去安息。
以色列人为什么不得安息?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
1、虽然听见神的道,却不行神的道。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惹神发怒,听而不行,所以不得安息。
2、虽然看见神的大能,又常试探神。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令神厌烦,不以神的话语为根基,他们虽在物质上因神的供应而暂不缺乏,但在心灵上却是极其贫乏。
3、虽然经历神的奇妙,却不信神的话。以色列人由于不信神的话,就决定了他们这辈子只能在旷野飘荡而不能进入神的应许地——迦南。
以 色列人在旷野40年之久,神为他们供应了40年的吗哪(参申8:2-3)。吗哪如白霜般小圆物(参出16:14),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 薄饼(参出16:31)。这是神大能奇妙的作为,但是以色列人虽然亲自经历拾取,也吃了吗哪,但是仍然不信神的话。神叫他们在安息日不要去拾取吗哪,要在 前一天多拾取一天的食粮,这样可以在安息日不必出去拾取吗哪而安心敬拜神,他们竟然不听,在安息日照样出去拾取吗哪,使神愤怒,一朵吗哪也拾不到。神定下 的十诫和律法是要叫以色列人遵守,在安息日也不可做工,但是以色列人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我行我素而公然违背神的命令,在安息日出去拾取吗哪。神连一个在 安息日出去拾柴的以色列人都不放过,何况一个在安息日出去拾取吗哪的人?要被带到外面用石头打死(参民15:32-36)。
这 不是说神是何等残暴凶恶,乃是说明一个不听神命令的人应有的管教和可怕的下场,叫人知道神是轻慢不得的(参加6:7),因为神是烈火(参来12:29)。 神之所以严厉的处罚,原因是这种行动是明知故犯,抗拒神安息日不得工作的律法。人有义务要绝对听从神的圣言,神不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所 以,神虽然赐下安息日叫他们守,定了时间,定了意义,但是由于他们破坏安息日的实际意义,神就厌恶他们守安息日,使他们虽守安息日,却仍然不得安息。不信 的恶心最终失去了人最需要的,也是人最宝贵的生命的安息,生活的安息,心灵的安息和工作的安息。这信息对今日的我们,又是何等的警告和提醒啊!
有 一位外国的传道人在某国的边疆传道。有一天,出外传道,经过崎岖的山道,突遇强盗.衣物被劫,人亦被掳,关在一个四面不通风的小屋里,只有一个小窗,作为 送饭之用。一位强盗一天三次送饭给他,见他总是默坐屋内,态度安详,专心查读《圣经》,于是动了好奇心,问他说:“朋友!你看什么书这样出神,可以借给我 看一看吗?”传道人就把《圣经》借给他看。
强盗从四福音中认识了主耶稣,惊奇主的为 人,对传道人说:“这样一个无罪的好人,倒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换了我;就是把全世界的罪人都杀尽烧光,还出不尽我心中的这口气呢?”传道人仁慈的回答 说:“神的器量若是和你一样,这世界早就被他毁灭了。但神的心乃是要人人悔改,不愿意一人沉沦。主耶稣的道成肉身,就是神在肉身中显现,他有属神的生命, 爱是她的本性,为罪人流血担罪,也叫我们信他的人得着生命。”
强盗深受感动,不平之心消失,立即接受主耶稣作救主,不再作强盗了。可见,神的话只有在人信心接受,又确实遵行,才有生命的功效。不像以色列人虽然拥有神的圣言,却不信又不遵行,以致毫无功用。
第三大警告:离 弃 真 道 的 危 险
《来》5:11-6:3节“论 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 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 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神若许 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这段经文的对象是第一世纪初期教会中已经信主的犹太基督徒。《圣经》学者对警告中的信徒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说,这里作者引用小孩与成人作一借喻,他不是比较两种信徒,而是比较犹太教与基督教。他将《旧约》比作小孩,《新约》比作成人;《旧约》是圣言小学的开端,《新约》是师傅;《旧约》是吃奶的婴孩,《新约》是吃干粮的成人。
另一种解释说,这里是指两种信徒的比较,有的信徒信主多年,但是生命光景仍然停留在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的小孩、婴儿状态,没有长大成人,听道程度仍然停留在小学的开端,对深奥的道理听不进去。
那 么这段经文究竟何所指呢?从释经学的角度讲,第一种讲法可取;从灵修学的角度讲,第二种讲法也可采用。作者为什么要警告希伯来信徒有离弃真道的危险呢?虽 然外部有来自犹太教人士的信仰逼迫,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他们在属灵上不长进,在真理上不进步,在灵命上不成熟之故。因为人若不肯进步,不追求长 进,很容易背信弃义,背道离教,离弃真理。
(一)警告不肯长进的信徒(5:11-14)
“论 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 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作者向他们提出之所以不长进的三个原因:
1、在属灵的事上听不进去(11节)
“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关于作者对麦基洗德的事“难以解明”有二个原因:
其一、麦基洗德的个人来历,的确奥秘,很难解释。关于麦基洗德的来历,整本《圣经》只有三次记录:
(1)《创》14:18-20节是关乎历史的麦基洗德;
(2)《诗》110:4节是关乎预言的麦基洗德;
(3)《来》7:1-3节是关乎救恩的麦基洗德。
从《圣经》对其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麦基洗德有四个特点:
(1)他为人做事非常公义;
(2)他性格温和羡慕和平;
(3)他既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
(4)他没有生死的记录,无父无母、无家族史、无生之始、无命之终。
这是作者引导希伯来信徒看到麦基洗德是耶稣基督为大祭司的预表,永在伟大,尊荣无比。耶稣是公义的主,耶稣是和平的王,耶稣是超越的祭司,耶稣的神性没有母亲,耶稣的人性没有父亲,耶稣从太初就是道,耶稣从死里复活直到永永远远。
其二、信徒灵性幼稚,不能明白。“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他们不能明白的真正原因是“听不进去”。这也是对属灵的事不追求长进的具体表现。
“听不进去”,希腊文可以有多方面的解释,即“心思迟钝”,“领悟力迟缓”,“听觉不清楚”,“记忆力差”,“灵性生病”,“四肢无力”,“不能推动”。
正如教会中有的信徒,刚开始信主时,饥渴慕义,虚心学习,十分追求,但是日久天长,心中骄傲,自满自足,不肯追求,听道就“听不进去”了。一般信徒之所以“听不进去”是因为:
(1)心中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2)失去渴慕的心,停止追求;
(3)只重物质享受,不重灵性。
有三个博士,原来信仰基督教,后来读书渐多,自以为是,放弃救恩;并且心中骄傲自满,失去渴慕的心,根本不重视灵性,为表自己的学识渊博,便宣讲无神。
第一位是天文博士,当他上台,解释许多无神理由以后,便大声说道:根据我的丰富知识,并且我用望远镜观察宇宙二十年之久,从未看见过神。所以,神一定是没有的。
第二位是医学博士,他讲了许多人类决无灵魂之理,说:我有数十年解剖经验,曾经解剖尸体百具以上,从未发现灵魂寄托之处。它在心脏中呢?在头脑中呢?还是在血液中呢?所以,我敢说,人是没有灵魂的。
第三位是个女博士,她是伦理专家。她说人死如灯灭,死了死了,一死就了。绝无天堂地狱,绝无永生审判之事。我曾遍读古今中外各种书籍,皆无此项记载。
三位博士讲完之后,向民众宣告:无论何人,如有不满之处,或有辩正的话,均可当面提问。等了许久,无人反驳,三位博士显出了洋洋得意的神色。
正 在这时,一位乡下老婆婆,进到台前,向第一位博士说:你用望远镜望了二十年,你望见过风吗?它是什么形状呢?博士说:望远镜怎么能看见风呢?老婆婆说:世 界上有没有风呢?你用望远镜看不见风,不能说世上没有风。难道你能用望远镜望神吗?你用望远镜望不见神你能说无神吗?博士语为之塞。
接着又转向第二位博士道:你爱不爱你的太太。博士答道:我当然爱我的太太。老婆婆道:请你把你解剖人体的刀子给我用用,我要把你肚子剖开看看,你爱你太太的那个“爱”在那一部份。在肝里呢?在胃里呢?还是在肠子里呢?那博士闻之谔然。
然后老婆婆问那个女博士:你读过《圣经》这本书吗?那里岂不是明明的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吗?”又说:“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必被定罪吗?”你莫以为死了就算完了,要知道死后的事情,比生前更长更多呢!
正是骄傲来,羞耻也来,三位博士本来想买弄一下自己渊博的知识,结果事实显示,他们还有很多不懂的事。他们在属灵的事上心思迟钝,领悟力迟缓,灵性生病,而自显愚拙。
2、在真理的事上没有进步(12上)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
什么叫“学习的工夫”?
是 指初期教会的犹太基督徒听信福音的时间已经很多年了,在平时所接受真理的教导和栽培程度,并受教的时间来说,“本应该作师傅”了,哪里知道他们还需人将 “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外教导他们。说明他们平时礼拜学道,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进步。他们自己以为听道多年,已经掌握真理,哪知道因自满就失去饥渴 的心,灵性倒退,反而听不进去了。今天,很多教会里的某些信徒不也是这样吗?!何等相似。
“另教导你们”,指重新补课的意思,因为他们特别落后。
笔者在少年读书的时候,同班有一同学,共读了5年的小学一年级,老师和父母心里为他急得不得了,但是他却无所谓。如果今天的基督徒在灵性和对真理的追求上,也是如此存无所谓的态度,我们的主可不也是很为我们焦急吗!
“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即指摩西的“律法”(参加3:23;约1:17)。对今日的基督徒来说,可以指真道的初步认识和基本真理。
“小学的开端”,原文指最基础的东西。
在文法上是指初学的字母;
在技术上可指最基本的原理。
这就指出了他们在真理上没有进步,是原地踏步的光景,这种状态非常危险。
作者在这里责备信徒的不长进,辜负主的恩典和神仆人的栽培,已经应当作师傅的,却仍作小学生。《圣经》并不是鼓励那些小学生,硬去作师傅,或争作师傅,如雅各所责备的人那样(参雅3:1)。乃是要他们实实在在地在真道上长进到“作师傅”水平的程度。
现今教会中有许多信徒,不独在真道上不长进,作小学生,反要在地位和得着人的敬重方面争作“师傅”,实在应当受更重的责备啊!
3、在灵命的事上不能成熟(12-14)
“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必 须吃奶”是对后面“他是婴孩”一词的解释,说明这种信徒是没有成熟的婴孩。正如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 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林前3:1-2)。保罗把哥林多的信徒 看为在基督里的婴孩,因为他们的属灵生命仍未茁壮成熟。他们仍像孩童般争执,又容许纷争在他们中间出现。
未成熟的基督徒是“属肉体的”,被私欲控制;而成熟的基督徒则被神的心意掌管,圣灵可以自由作工。请问我们的私欲怎样影响我们的生命呢?被私欲控制必会妨碍属灵生命的成长,应当让神的旨意成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恐怕在这方面最能作我们警戒的非《旧约》里的参孙莫属了。
他 从生出就属于耶和华,因他是归耶和华为圣的拿细耳人。“拿细耳”就是与神“立约的人”,顺服神所定一切规条的人。参孙生出时与众不同,其身份是神定下的, 他要成为神赐给以色列全家的拯救者。那时,非利士人统治以色列人有40年。在这40年中,神让参孙成为以色列人的士师20年。参孙是所有士师中最有能力的 一个。
为什么以色列人享受太平只有20年,而另外20年却没有太平?因他虽然是最有力量的士师,但他也是最会“漏掉能力”的人,所以他的力量不完全。如同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进一半,漏掉一半。他的破口就是肉体的情欲由私欲控制。他力量的表现:
第一、他能够从被坚韧新绳子的捆绑中,非常容易地挣断脱身。
第二、他能够把一座城墙的门拆下来背在身上,一点也不觉累。
第三、他能够用一根驴腮骨杀死1000个非利士人,而毫不费劲。
第四、他能够在自己双目失眠的情况下,在大衮庙里一手一柱拉倒大厦,使他在临死前杀敌的人数比过去还多。
他真是力大过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也是一个没有办法克胜自己,没有办法制服自己情欲的人。
一 个真正顺服在神权柄之下的人,才能够靠着神的能力,制服自己,制服自己内心深处的野性,制服自己内心深处的仇敌,因为我们的仇敌,不是从外面来的,是隐藏 在我们里面的仇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威胁。参孙是所有士师里有最大恩赐,有最大体力,有最多奇事,使仇敌不得不降服在他面前的人,但是参孙在肉体方面 是最软弱的人,这是很可怜的事。
《圣经》告诉我们,参孙在婚姻上非常随便,不断掉换女 人,后来他到迦萨去,看见一个女子名叫大利拉,这是最后一个,也是最致他命的一个。这个女人成为参孙最大的失败,英雄难过美人关,虽然他有很大的能力,但 他见到美丽的女子,整个人如同蜡烛消化一样,倒在女子的大腿上,这就表示他已经错了。
参孙结婚的对象错了——找到妓女的家里;
参孙睡觉的地方错了——睡在别人的床上;
参孙枕头的地方错了——枕在女人的腿上。
神 的仆人应该是宁可没有枕头的地方,也不可睡在别人的床上。“天上的飞鸟有窝,地上的狐狸有洞,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路9:58)。宁可没有 睡觉的地方,好过在一个妓女的床上听她的话,而忘记听神的话。今天特别是年青人,我们一定要过圣洁的生活。如果我们真正要被神使用,没有第二条路。被神使 用的人不是凭恩赐,不是凭才干,不是凭经验,不是凭体力。要“尽心、尽力、尽性、尽意爱神”(可12:30节;路10:27),今天我们“尽”了多少力?
当参孙的头发被剪去后,大利拉说:“参孙哪,有人来捉你了!”他起来,心里想“我要像过去一样。”但是,他已经把自己卖给罪了(参罗7:14)。起来后发现自己的力量已经力不如前,没有力量了。
后 来他被敌人抓去,把他的双眼弄瞎,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流泪悔改。非利士人把他带进大衮庙,庙里有3000多男女在寻欢作乐,他们见参孙进来,就羞辱、嬉 笑、嘲弄他。这位曾经杀过许多非利士人的大力士,这时却被非利士人侮辱。参孙很不甘心,最后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求你使我再有力量,恢复 我的力量,使我可以报这挖眼睛的仇。”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抱住两根柱子,一手一个,顿时整个大衮庙倒塌,3000非利士人全都死了。
参孙最后还是回到神面前,十分悲壮。虽然如此,神许可他死的时候,比活的时候杀更多的敌人。这个大力士,虽然他的身体是“大人”,但是他的灵性却是“婴孩”。在大是大非面前心窍不通,以至不能分辨好歹了。
参 孙的失败带给我们的提醒和教训,对我们可谓不能不说深刻,令人深思。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白占土地,虚度光阴,徒受恩典,浪费时光,漏掉生命,失去能力? 让我们在真理上追求成长,能吃干粮,熟练仁义之道,长大成人,心窍通达,分辨好歹,尽心、尽性 、尽意、尽力奉献自己,成为被神大大使用的人。
“不 能吃干粮的人”,是指信徒难明真理而言。耶稣说过一句话:“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太13:13)人的耳朵可 以听见许多声音,但耶稣所讲的“听”含有一种更深入的意思,是指属灵的领悟。如果我们能真诚地寻求神的旨意,就有属灵的听觉,而属灵的比喻将会使我们有新 的领悟。
讲道时说比喻,会不会使真理变得更复杂?不会。它既能把天国之道讲得清楚,又 能叫虚心听道的人明白。当耶稣讲比喻时,他从来没有向真诚的寻求者隐藏真理,他所讲的这些比喻是使真理变得更容易明白,但是对于缺乏真诚寻求的人,这些比 喻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故事。所以,耶稣讲比喻是因为既可以用属灵的食物供应真正饥渴慕义的人,同时又可避过仇敌的邪恶陷阱。
而且耶稣所用的比喻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形式多样的。比如:
他用过格言式的比喻:“医生,你医治自己吧!”(路4:23);
他用过隐喻式的比喻,“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太15:13);
他用过直喻式的比喻:“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太10:16);
他用过故事式的比喻:将神的国比作芥菜种(参:30—32),十个童女(参5:1—13),好撒玛利亚人(参0:19—37)等;
他用过比方的谚语:“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路5:36—38)。
如果我们仔细读耶稣的比喻,便会发现他与三种人对话时用到比喻:一是群众;二是文士与法利赛人;三是门徒。因此,
1、对拒绝真理的犹太人,比喻就成为神审判的记号,使他们的心更加刚硬。
2、对虚心接受真理的人,比喻就成为向他们呼招的挑战,要他们作出回应。
3、对相信跟随他的门徒,比喻就成为进一步教导他们明白上帝国度的真理。
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对跟随他的人讲?
1、 要把隐藏的奥秘和真理发明出来。马太说:“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太13:34—35)他把自然的事物做了表达属 灵事物的媒介。基督将自然界的事物以及听众的生活经验同《圣经》真理连接起来。就这样,他的比喻既从自然界引入灵界,真理的链条就把神与人,天与地奇妙地 连接起来了。
2、要让听众都能听懂有得救的智慧。耶稣到世上来,就是为“寻找拯救丧失的人”(路19:10)。他愿意用浅显易懂又富有吸引力的话来引起听者的好问之心,力图唤醒漫不经心的人,将真理刻在他们的心上。
3、要让听众不但明白而且牢记真理。耶稣用最自然、最直接、最感观的办法,用自然界的景物、事件连在一起,借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将教训铭刻于心。
4、 要避免嫉妒的宗教领袖窥探抓辫。在耶稣周围听道的人群中有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希律党人等所派的“特务分子”想抓耶稣的辫子,这些人是些贪恋世俗,野 心勃勃的人,因看见跟随耶稣的人群越来越壮大,自己的人群越来越少,忌心大发,一心想找岔控告耶稣,于是想出小人的招数,偷听窥探抓把柄,想得到定罪的口 实,致耶稣于死地。“主知道万人的心”,明白他们的居心不良,而故意用比喻陈述真理,不叫他们听懂,这些“特务”找不到任何借口可向犹太当局密告。他一面 设法避开这些特务,一面清楚地阐明真理,使心地诚实,寻求真理的人得到助益。对那些不听主话,悖逆违道,心硬如铁的不信之徒,“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 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赛6:9-10)
希 伯来信徒在真理的知识上不能进步的真正原因,就是对所学的真理没有领悟力,徒有一种死的知识,却不是真知识。因此他们成了“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 成了无法可以把较深的道理教导他们的。若给他们讲较深的道理,不只不能领悟受益,反而会损害灵性,诸如自高自大,毁谤妄论,这种畸形的“属灵婴孩”,成为 教会进步的最大阻碍。
《圣经》中有时以婴孩来形容人在属灵方面的谦卑、倚靠、信从、天真……等美德,在此却是以婴孩的软弱、幼稚、无知……形容人在灵命上的不长进。故此,我们应当在生命上像大人,有成人的身量,却要在德性上常有像婴孩那样的谦卑和圣洁(参林前14:20)。
谁是“能吃干粮的人”?
第一、自己读经能领会精义的人;
第二、苦难临到刚强不跌倒的人;
第三、进一步领会深入教训的人。
这 里有个恶性循环的问题。当一个信徒对真理的事不肯追求的时候,他也一定在灵性生命上不会长进。一个灵性生命如婴孩的人,他只能吃奶而不能吃干粮;只要听好 话而不要听逆耳的话;只要神的祝福而不要神的试炼;只要主的医治而不要主自己;只贪求恩赐而不要赐恩者;只寻求能力而不要全能者。
要 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光景是否是吃奶的婴孩或是长大的成人,就要看其在这两者的选择上。如果他是长大的成人就会吃干粮,为真理的追求而肯付代价,知道人的好话 是熬炼人心的(参箴27:21),知道神的试炼和苦难对自己有属灵的益处,知道受苦是与我有益(参诗119:71),知道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 处(参罗8:28),知道自己的身体若不蒙医治就必有神的美意,知道信靠顺服的功课,而婴孩却不懂这些属灵的道理。
神 所做的“万事”都是为我们好,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都对我们有利;因为罪恶充斥在这个堕落的世界,只有神能够改变每一个环境,为我们带来长 远的益处。应当知道神的工作并不是为了使我们快乐,而是叫他的旨意得到成全;这个应许不是给所有人的,只给那些爱神又蒙召跟随他计划的人。这些蒙召的人都 是顺从圣灵、接受基督的人,而且他们拥有新的价值观,并不贪图生活的安逸;他们愿意接纳在地上所遭受的痛苦与迫害,却没有任何怨恨,因为知道神与他们同 在。有这种认识的基督徒,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人。
另外,一个属灵的婴孩也“不熟炼 仁义的道理”——《圣经》中各方面的真理。一个基督徒若不肯思想,不肯学习,不肯操练,这样他怎能使生命成熟、仁义熟炼呢?长大成人的信徒必是心窍通达, 能够分辨好歹。《圣经》中的各方面真理必须经常去思想和操练,才能真正地领会,熟炼和掌握。婴孩在信心上是迟钝的,在爱心上是冷淡的,在盼望上是灰心的, 在追求上懒惰的,这样在“仁义的道理”上就生疏了。但是一个长大成人的人,他的信心是坚固的,他的爱心是火热的,他的盼望是活泼的,他的追求是积极的;他 对神有敬畏,对人有爱心,对己有责任。这样的信徒他的“属灵心窍”,必定通达。
有一群盲人,坐在釜旁,准备煮鱼吃汤。他们七手八脚地将鱼丢进锅内,但是没有一个丢中,都落在锅外。
水沸了,有一个盲人先摸到锅前尝尝“鱼汤”,连连称赞:“好汤,好汤,简直比牛肉干的味道还要鲜。”
另外一个也尝了一下,说:“比海参还胜几倍。”众盲人都一致称赞起来。
盲从使人变得更加愚昧和无知,也会使人走向歧途,走向异端,甚至走向灭亡的地步。
弟兄姐妹:通达的属灵心窍是来自于平时对神真理的顺服和对神旨意的寻求,并持之以恒地对真理的操练。这样才会在生活的实际中清楚地分辨是非。对希伯来人来说,如果他能够清楚分辨基督教远胜犹太教,就不会离开救恩,不会离开耶稣基督。下面画图以作参考:
(二)勉励竭力长进的信徒(6:1-3节)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作者强调,如果我们要防止离弃真道的危险,就必须要在基督里竭力追求生命的长进,“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真理的深处。如果我们不愿意像小孩子一样,处在不能分别是非的可怜光景,就应该“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
“离开道理的开端”意为“不停留在基督道理开端的地步”。“道理”与5:12节的“圣言”同字,可指有关弥赛亚的初步教训;也可指《旧约》中的初步道理。应当极力追求长进,使信徒的灵命迅速成长、成熟,能明白神的心意。
作 者还强调,既然他们属灵的实际是婴孩,就不应该继续停留在原地,不应该继续做婴孩,不应该继续做不长进的人,不应该继续做吃奶的人,不应该继续不熟炼仁义 的道理,要追求灵性上的长进,要追求长大成人,要追求能吃干粮,要追求心窍通达,要追求能够分辨好歹。既然在过去的年日里已经浪费了主的恩典,已经辜负了 真理的栽培,现在应该是“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的时候了,靠主努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如果我们留恋“开端”,就进入不了“完全”的地步;只有离开“开端”的初步道理,才能进到“完全”的境界。“离开”不是后退,乃是前进,神不喜欢退后入沉沦的人,神要求或喜欢人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参腓3:12-14),直到神所指定的目的地——永生天家。
“完全的地步”与“婴孩的光景”是一对相反不同的生命状态。要追求到“完全的地步”,对当日的犹太基督徒来说,是要求他们务要离开羁留的传统,以信心进入荣耀的基督里。
“完 全地步”,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是要求我们得着长大成人的生命,能分辨是非,有成熟独特眼光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劝勉,离开婴孩的光景,离开道 理的开端,离开吃奶的幼稚,离开迟钝的反映,离开软弱的信心,离开冷淡的爱心,离开失望的灰心,离开受伤的自怜,离开异端的威胁,离开失败的痛苦,离开骄 傲的情绪,用信心的眼睛仰望基督,靠主刚强,努力追求,做一长大成熟的基督徒。
“基督道理的开端”即初级的道理,有哪些内容呢?就是“不必再立的根基”。这里提到六样:(1)懊悔死行;(2)信靠上帝;(3)各样洗礼;(4)按手之礼;(5)死人复活;(6)永远审判。
这六点全是“犹太会堂的基要信条”,也是“犹太人的信仰中心”。对我们今天在《新约》中的基督徒来说,这是“基督道理的开端”,是基本信仰的开端。
1、懊悔死行——“懊悔死行”本是《旧约》真理之一,如施洗约翰的信息(参太3:7-12)。昆兰社团之敬虔人士自称为“以色列的懊悔死行者”。《新约》也秉承此训(参徒20:21)。基督的血能永远“除去”人的死行(参来9:14)。
“懊悔死行”的“懊悔”即悔改的意思,指人内心的心意更新,心意回转,重新来过。悔改的人,对神、对人、对生活和生命并对自己的态度都有新的变化。
悔改是基督徒灵程的起点,耶稣初次传道第一句话就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悔改也是基督徒信主后继续不断、经常有的经历。
a、悔改的意义:人看到自己的罪而忧伤痛悔,又切实离罪归神。
(1)从心志讲:是罪人回转归向神的行动。如浪子,撒该都有识主的知识,有归主的感情,有赖主的意志。
(2)从字意讲:悔是内心为罪痛悔忧伤,在圣灵的感动下,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3)从实际讲:悔改是改变过去犯罪的行为,调转脚步,重新作人。一个真实悔改者必知罪,悔罪,认罪,恨罪,除罪,逃罪。
b、悔改的重要:
(1)这是主耶稣亲自的宣告(参太4:17);
(2)这也是使徒着重的真理(参徒17:30);
(3)这更是天父对人的愿望(参彼后3:9)。
当耶稣钉死在十字架时,悔改的道路就开了,无论何人都可向神悔改。
c、悔改的证据:
(1)真悔改是从内心发出(参徒5:31;诗51:17);
(2)真悔改是将罪恶倒空;
(3)真悔改是彻底离开罪。
悔改不单是心里后悔的事,更是表现在行动上,结出悔改的果子来(参太3:8),丢弃手中的强暴(参拿3:8),积极追求良善的事。
d、悔改的喜悦:一个罪人悔改,天上天使也为他欢喜快乐(参路15:10)。西谚:“罪人悔改的眼泪,即天使杯中的美酒”,是讲悔改虽为忧伤的事,但也是最快乐的事。
(1)上帝欢喜。神爱罪人,但恨罪恶。罪人悔改,上帝欢喜,如丢失的银子、失丧的儿子,重新寻回。
(2)天使欢喜。拍手称快(参路15:10);
(3)信徒欢喜。齐唱“今有一日,同心欢喜”。
(4)罪人欢喜。悔改者本人也欢喜。如西门家哭泣的女子,进门时哭泣,出门时就欢喜快乐了(参路7:36-50)。
e、悔改的果效:
(1)悔改使罪得赦(参可1:4;约壹1:9);
(2)悔改必然得救(参林后7:9-10);
(3)悔改必有果子(参太3:8);
(4)悔改领受圣灵(参徒2:38)。
f、悔改的实质:
(1)知罪----眼光的改变/认识罪恶;
(2)认罪----感情的改变/为罪忧伤;
(3)恨罪----意志的改变/恨罪逃离,
(4)赦罪----主权的改变/寻求赦免。
悔改关系到四件事:
(1)对上帝:指离开偶像,归向真神;
(2)对自己:指承认己罪,需主拯救;
(3)对罪恶:指恨恶罪恶,离罪逃罪;
(4)对公义:指喜爱良善,追求圣洁。
悔改不但内心改变,感情降服,死去旧人;更是活出新生命,喜爱良善,保守圣洁,遵行公义。
g、悔改的必要:人为何要悔改?不悔改不可以吗?
(1)从上帝方面说:上帝的属性是公义、圣洁,他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对罪恶一定要刑罚;人不圣洁,不能见主。但同时,他不喜欢恶人灭亡,希望恶人悔改。
(2)从罪人方面说:罪人若不悔改,必定灭亡(参路13:5),要抓住机会,在活着的时候就要悔改。若象“紫色财主”在阴间悔改,为时已晚(参路16:)。
(3)从救主方面说:主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已为我们死了,神的爱已显明。因此,不信耶稣必被定罪,死在罪中;悔改信主,必有永生(参约3:18-36)。
(4)从时间方面说: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正是拯救的日子(参林后6:2),因还有一点点的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延迟,将来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应(参林后5:10)。
“死行”一词在其他的经卷上还有以下的几种意义:
(1)指死在罪中之人的行为(参太8:22;弗2:2);
(2)指各种犯罪的行为(参弗2:1);
(3)指体贴肉体的行为(参罗8:6);
(4)指拘守律法字句的行为(参林后3:6)。
2、信靠上帝——悔改的结果是归向上帝,信靠上帝,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得救的人。一个真正得救的人必定是先有悔改的经历,后才有生命的改变。
“信 靠上帝”,这里不仅是指圣父,同时也指信靠基督和信靠圣灵。“信靠”的意思是把信心投在神的手中或投在神的里面。所以,我们信仰的对象是神,信心的焦点也 是神,而不是人自己。因为信心的来源第一是上帝赐的,第二是祷告求的,第三是听道得的。表示我们的信心的重点都在上帝身上。
《旧 约》之信心的对象重在父神(参创15:6),《新约》之信心的对象则在基督(参约5:23;14:1)。《希伯来书》作者对犹太基督徒说,我们过去只信上 帝,但是,基督既已降世,我们就该相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他也是我们信奉的对象。因为“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 着得救”(徒4:12)。耶稣也曾亲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因此,信心是人蒙恩的条件。
a、信心的意义:
字典的解释----信心是相信,依靠,对信仰存着忠诚的态度。
圣经的解释----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参来11:1)。
原文解释----坚定地依靠,抓住的依靠。意思是对信心的对象抱着坚定不移的信靠,抓住信仰的对象坚持不放;以纯洁无邪的心灵依靠信仰的对象并跟随到底。
从《圣经》的原则看信心:
(1)信心有接受之意。《约》1:12节说:信主就是接受主。
(2)信心有进入之意。《约》3:15-16节说:信主就是进入主里。
(3)信心有投靠之意。《徒》16:31节和《罗》9:33节说:信主就是投靠救主。
(4)信心有服从之意。《罗》16:26节和《弗》1:15节说:信心就是顺服、遵命。
b、信心的来源:
(1)上帝赐的(参弗2:8;罗12:3)。
(2)听道得的 (参罗10:17;徒4:4)。
(3)祷告求的(参路17:5;可9:24)。
c、信心的对象:
(1)上帝自己。
(2)耶稣基督。
(3)神的话语。
信心如果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不能称之为“信心”,它必须信靠上帝自己,耶稣基督和神的话语。信心本身不能救人,是我靠主,主救我的一种媒介。
d、信心的解释:
(1)信心不是无知的盲从(参西2:17;约壹4:16)
1)不是客观之信。
2)不是遗传之信。
3)不是盲目迷信。
(2)信心乃是通灵的慧眼(参来11:27;林前1:18-21;弗1:17-19)
1)信心越笃,灵知越明。
2)灵知越明,信心越好。
(3)信心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参来11:1)
1)信心如同望远镜,能见一切不可见的事(灵魂,上帝)。
2)信心如同显微镜,能望未见的实底(天堂,永福)。
(4)信心是超越理智的范围(参约20:29)。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科学与宗教之别即在于此。奥古斯丁断言:信仰是先信后知。如童妇怀孕,死里复活,升天再来等。
(5)信心似有冒险的精神(参太14:28):
1)世人的看法----人对亚伯拉罕离家时不知何往,实是冒险行动。
2)信徒的作法----信徒对神的命令唯命是从,如以色列人过红海。
3)救主的办法----主对我们信心的考验,正是用世人以为难能之事,来显出他的荣耀大能。没有水涨,怎能见约书亚的信心呢?
e、信心的果效:
(1)因信得蒙赦罪(参徒10:43)。人无法自己除罪,须藉信主之法。
(2)因信得着生命(参约20:31)。人的旧生命因信基督而得到更新。
(3)因信使人称义(参罗3:28,5:1-2)。信心叫人称义,与神和好而进入恩典中。
(4)因信使人得救(参路7:50,来10:39)。因信以致灵魂得蒙拯救。
(5)因信生发仁爱(参加5:6)。人的爱心是从信心产生出来的。
(6)因信得着圣灵(参加3:14;约7:38)。人因信才得着所应许的圣灵。
(7)因信祷告得着(参太21:22)。“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8)因信胜过世界(参约壹5:4)。诱惑的世界,唯信心才能胜过。
(9)因信得神喜悦(参来1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喜悦。
(10)因信出离黑暗(参约12:46)。人的污秽思想,败坏言语,卑鄙行为,因信主脱离。
(11)因信能作大事(参约14:12)。信心大的人,能作大的事,多的工。
(12)因信大有喜乐(参彼前1:8-9)。信心的喜乐不由环境的优、劣支配,不受物质的好、坏影响。
(13)因信站立得住(参林后1:24)。真信心是罪恶不能侵害,魔鬼不能引诱,苦难不能动摇的。
(14)因信享受安息(参来4:1-3)。外面虽忙,内安息。
f、信心的成全:
(1)神的恩赐,人的接受(参徒3:16;弗2:8-10;路17:5)。信心本源是上帝,但人当接受才能蒙恩,顺服神的感动。
(2)神的栽种,人的顺服(参可11:22;太17:19-20;路17:5-6)。信心如神在人心里撒种,人的心灵如心田顺服,就要生根发芽。
(3)神的试炼,人的忍耐(参彼前1:7;雅1:2-4,12)。信心要经过试炼,而人能忍受,忍耐成功才显明是真的。
(4)神的命令,人的遵行(参加5:22)。信守主日,孝敬父母,十一奉献。
(5)神的成全,人的胜利(参来12:2)。“信以致于信”,从信到信。
g、信心的快乐:
(1)以诺因信,有与主同行之乐(参来11:5;创5:22—24)。
(2)摩西因信,有忍耐神旨之乐(参来11:24—27;出2:23,3:2)。动手打人,是缺乏信心忍耐的表现;40年旷野,是实习忍耐的时代;领以色列人,是信心忍耐的工作。
(3)哈拿因信,有得主特恩之乐(参撒上1:12—20)。
(4)哈巴谷因信,有仰望救恩之乐(参哈3:17—18)。
(5)彼得因信,有平稳安静之乐(参徒12:6—7)。
(6) 保罗因信,有制胜苦难之乐(参提后1:12;林后4:7—18;徒16:25)。他以苦难为乐——常常喜乐,他以福音为乐——不住喜乐,他以牺牲为乐—— 临终喜乐(参提后4:7)。(7)西面因信,有安然去世之乐(参路2:29—30)。见到救主死也瞑目。“主啊,如今可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我 的眼睛,已看见你的救恩了。”
3、各样洗礼——“洗礼”原文指被水洗净的礼仪,是复数。 为《旧约》的一种洁净礼仪(参出30:18;利6:27;13:54;民19:7;31:32;来9:10同字译作“洗濯”),每个犹太家庭必备洗濯盆, 以供洁净之用(参可7:3,4),是犹太人的常规。但是,《旧约》的洁净礼只是影子,不是实体,《新约》信徒的洗礼才是属灵的、永远的,象征重生得救(参 多3:5;赛44:3;结36:25,26),只有圣灵的洗礼才能真正洁净人的罪,使人进入天国(参约3:5)。
有 人解释“各样洗礼”是指多种的洗礼,如水洗,灵洗,血洗(陈终道)。有人说是不同方法的洗礼,如洒水礼,滴水礼,浸水礼(奥古斯丁 Augustine;Lombard)。还有人说是不同人受洗礼,如外邦人,犹太人,施洗约翰,耶稣 (M.Dods;Z.Hodges;H.A.W.Meyer)。但这些都忽略了此字的犹太文化用途。
“各样洗礼”应该是既指《旧约》所说的种种洗濯规矩,也指因信基督而受的洗礼(参太28:19)和圣灵与火的洗礼(参太3:11;徒11:16-17;彼前1:7;林前3:13)。
a、洗礼的意义:
洗礼是藉着水洗的形式,来表明我们从此属于神,归入主的名下,藉着看得见的水洗,领受看不见的灵恩。
洗礼是在上帝面前,在撒但面前,在天使面前,在圣徒面前,在世人面前,宣布受洗之人今天归向耶稣基督。但是,受洗之人在这以前必须要先得救、重生,然后再领受洗礼。因为洗礼表示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在众人面前显出受洗者,在仪式里归入上帝的教会里面。
b、洗礼的要旨:
(1)受洗表明真心悔改(参徒26:20)。结出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不然就不配受洗。所以,凡要受洗归主的人,第一要紧的是真心悔改的心。
(2)受洗表明诚实相信(参可16:16)。悔改是消极的反应,表示离开罪恶;相信是积极反应,表示诚心真实接受耶稣为个人的生命救主。接受他是爱我,为我舍命;接受他死我活,赎我罪债;接受他活我信,得称为义。
(3)受洗表明当众承认(参太10:32-33)。有人信主暗作门徒,怕人讥笑,不敢受洗。主说:“凡在人前以我和我的道为耻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要以那人为耻”。而受洗是当众认信的表现,不怕讥笑,不作暗徒,光明正大,以主为荣。
(4)受洗表明洗去罪污(参徒22:16)。保罗未信主前是逼迫教会,杀害信徒的凶手。后蒙光照呼召,悔改归主,自觉罪孽深重,主差亚拿尼亚为他施洗,对他说:“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主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罪恶洗去,坦然见主。
(5)受洗表明分别归神(参西2:11-12)。以色列人自幼割礼,分别为圣,归向上帝。保罗在《西》2章把割礼与洗礼相提并论,说明洗礼与割礼有同样含义,受洗后给自己与罪切断了后路,真正归向上帝,作天父儿女,一切生活,力求圣洁。
(6)受洗表明旧死新生(参罗6:3-4)。人都有七情六欲,骄傲嫉妒,诡诈贪心,暴躁淫念,这些当在受洗时与主同钉十架,同死同活,成为新造,有份基督的性情;变傲为谦,变私为公,变恶为善,变贪为爱,变躁为柔,变淫为洁,不为罪奴,但为神子(参罗6:16-18)。
(7)受洗表明披戴基督(参加3:27)。“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人犯罪后,显出亏欠,赤身露体,羞耻不堪,神为人类,杀羊拿皮,遮盖羞耻;我们信主,义袍披身,我们受洗,即披戴基督了。
(8) 受洗表明与主联合(参罗6:3-4,11)。“你们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 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象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样……。”
与主同死--向罪死--倒下;
与主同埋--老肉体、血气--浸没;
与主同活--向神活--义上活起来,负轭、学样,奉献、作工。
c受洗的资格:
信而受洗,先信后洗,真信才洗,“信而受洗就必得救。”外在的洗礼,是内在信心的记号。信是受洗的必要条件。如果不信即洗,就没有实际灵性的意义,也不会产生属灵的变化,更不能享受属灵的恩典。先信后洗这是次序问题。
(1) 听信福音的人。“……凡我所吩咐的(指主的话、真理、福音)要教导他们去行。”(太28:20)表明要受洗,必须先明白基督教基本的道理,又肯遵行主道的 人。如同埃提阿伯的太监,他去耶路撒冷礼拜,回来的路上,坐在车上念以赛亚书,腓力被圣灵感动上去同座,问他,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 能明白呢?于是耶稣基督的道理讲给他听,等他明白后,到了一个有水的地方,就受洗归入基督的名下。
(2)悔改重生的人。“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名受洗。”(徒2:38)这表示一个受洗的人,应该是一个悔改归主,重生蒙恩的人。如同扫罗先蒙光照、悔改后,才接受奉主名的洗礼。
(3)满有见证的人。“你们要结出悔改的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路3:8)在教会里要受洗的人,一定要生命被改变,生活已改良,行为要合格的人,才可以受洗。凡是打骂父母,偷窃东西,不常礼拜的人,皆不能受洗。也即四个相称:
1)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参弗4:1)。
2)行事为人与所信的福音相称(参腓1:23)。
3)行事为人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
4)行事为人与所得的名份相称(参撒上25:25)。
d、洗礼的种类:
(1)约翰的洗礼(参路3:3,7-14)。是悔改的洗礼:表示人从抗拒神的态度中回转(玛4:5-6;太11:14)。
但是,约翰的洗礼并不反映救恩本身的内容,只是为人接受救恩作准备(回心转意);因他是行在主面前,预备道路和合用百姓的(参路1:17,76,约1:23)。
(2)教会遵行的洗(参罗6:1-11)。是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名下(参太28:19;罗6:3)。
这种洗礼是归入耶稣的死,在他的埋葬、复活上与他联合(罗6:4-5),不再作罪的奴仆,成为神的儿女(参罗6:4,17),一举一动应有新生的样式;当着众人面前,有见证跟从主的决心,不再回到罪恶的权势下(参罗6:12-13;来11:15-16)。
(3)火的洗礼--苦难的洗礼,即十字架的道路。《路》12:50节说:“我当受的洗--十架,还未成就”;对基督徒来说,是指苦难、逼迫、难处、殉道精神、对付自己。
(4)水的洗礼--尽义。耶稣尚且尽诸般的义(参太3:15),我们更当如此,归入、宣告、见证义。“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太28:19)
(5)圣灵的洗礼--得着能力,为主作见证。“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1:5)
e、洗礼与得救:
如果受洗人真正接受基督,真正从罪悔改,真正信靠上帝,真正领受圣灵的重生,不论他或她受洗不受洗,都是基督徒了。但是,有机会受洗而不去受洗,是顽皮的基督徒,受洗表示顺服上帝。受洗本身不能叫人得救,但是得救的人应当受洗。
真正相信的就应当预备心受洗,因为受洗是在神,人,天使面前作见证,对世界表示我在众人面前归入基督的名下,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进入耶稣基督的身体,加入教会,所以应当受洗。
至于受滴水礼或浸礼都是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的状况,考虑接受是滴水礼或浸礼,最要紧的是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这是神的吩咐,我们要遵行。
受洗不是得救的保证。有人受了洗却不得救。《徒》8章提到西门已经洗礼,却没有得救。因为彼得对他说:“你与你的钱财一同灭亡吧,你在这道上无份无关!”
有人没有洗礼却得救。与耶稣同钉十架的强盗,他没有机会受洗。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不必受洗。因为我们不是那个强盗,他没有机会而我们有机会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