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思澄之声 > 牧心文摘> 文章

思澄牧函第73期:疫情中的我们与未来“化危机为转机” - 黄明科

发表于:2022-05-01 10:24    浏览量:14063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曾一度令我们无法正常上班,只能在家办公。“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于是有的夫妻在家吵架闹离婚,据有关部门报道,复工复产后,在民政局门口办理登记结婚的人寥寥无几,办理离婚手续的队伍却排起了长龙。因此就有人说,都是疫情惹的祸。但也有的夫妻平时上班早出晚归,或是两地分居,很少时间在一起,疫情却给了他们长相厮守孕育生命的机会,据我所知,我们杭州教会中就有三对牧者同工,就是在此期间怀上了二胎。正所谓“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老子有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无独有偶,西方谚语也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见,危机能够化为转机。

那么,如何能化危机为转机?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信心与行动。用军事术语说,那就是“从战略上藐视对手,从战术上重视对手”。疫情暴发之初,传播速度之快,感染人数之多,病毒危害之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新冠病毒会令患者肺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一度令我们措手不及。整个社会,尤其是湖北武汉当时陷入了危机与恐慌之中,正当人们不知所措,充满恐慌时,那个伟岸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的视眼中,钟南山院士宣称“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相信一定能够过关的”,那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鼓舞了大家,相信我们定能战胜疫情。在党中央坚强且有智慧的领导下,在医务人员精湛技术的救护下,我们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们没有理由在疫情常态化后还没有信心,相反地,我们要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相信苦难不过是人生的磨刀石。它会令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能力,更有智慧,更有成就。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早就成为后人逆境奋起的典范。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写成了《春秋》,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写成了《离骚》,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写成了《红楼梦》,本仁约翰在狱中写成了《天路历程》,使徒约翰在放逐中写了《启示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疫情期间,我们思澄堂暂停在堂里聚会,转为线上作礼拜。疫情迫使牧师变成“主播”,面对镜头问候信徒,在线上分享讲道,虽然没有教堂中的现场感,但却方便了信徒,在家随时可以听道,听一次记不住,还可听回放。据管理多媒体的同工反映,在微信公众号上听牧师讲道的人数(点击量)远远超过平时聚会的人数;另外,透过扫二维码的奉献款也不少。

另外,我们在疫情时期抓住机会看望在家的老信徒,他们平时因疫情、路远、身体等原因不方便来教堂作礼拜,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及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后,我们上门探望他们,并赠送疫情防护用品与生活用品,他们很受感动,往往在依依不舍中道别。

疫情好转,教堂恢复聚会,根据防疫要求,我们提高认识,认真执行,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绿码、预约登记、对号入座、间隔一米,进出有序,会后消杀等。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实际的行动来面对疫情,做好防控工作,尽上我们应尽的本分与责任,慎终如始,确保安全。信徒反而倍感珍惜,听道显得格外认真专注,聚会井然有序,效果更佳。

疫情防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所以,“与其用泪水悔恨昨天,不如以汗水拼搏今天”,如此,未来可期!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2022年5月《思澄牧函

黄明科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