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诗歌音乐> 文章

赞美史话 | 第99首_宝架清影歌

发表于:2024-12-08 20:20    浏览量:105


.


        


Beneath  the  Cross  of Jesus

经文:“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46)


这首诗与第217首《主寻亡羊歌》同为克雷芬女士所作。克雷芬(E.CC1ephanel83O1869)生于英国苏格兰,父亲是一位县长,不幸早逝。克氏姐妹三人居住于爱丁堡河畔。克氏自幼多病,从未享受过健康的幸福,但她信仰笃诚,行善不倦;姐妹三人曾慷慨捐款资助慈善事业,一次,为了济助穷人,甚至把她们所坐的马车也卖掉了。左右邻居称她们为“和暖的春光”。


克雷芬不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但爱好文艺,时常在儿童杂志和当时最流行的灵修刊物《家庭宝库》上发表诗文。这首《宝架清影歌》便是其中之一,和《主寻亡羊歌》一样经过桑基先生的采用和配曲,并被选入了许多赞美诗集里。原诗共有五节,《新编》选其中三节。第一节述说十字架乃心灵的归宿。其中满了圣经的比喻如“磐石之荫”(见以赛亚书第32章第2节的“避风所,像大磐石的影子”);“旷野欣逢居处”可参阅诗篇第63篇第1节“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在旷野有行路人住宿之处”(耶9:2),“使疲乏人得安息”(赛28:12),“白日可以得荫避暑”(赛4:6)。总结于耶稣所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得享安息”(太11:28—29)等。第二节好似亲眼看到了十字架,思想自己的不配:

        双眼如见宝血倾流,为我舍身之像

第三节归结到“事主、爱人、行道”的现实生活之中.


这首诗的曲调名叫《圣克利斯朵夫(ST.CHRISTOPHER)》,是英国著名音乐家梅克(F.C.Maker,1844一1927)所谱。梅克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地方,是圣公会信徒,自小就在该地主教座堂参加唱诗班,开始他的音乐生涯;及长以他的音乐才华也帮忙该地几个非国教教会礼拜堂的圣乐工作,在公理会(见第25首注①)教堂任琴师28年,并任当地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和教会联合会的圣乐指挥。除作圣诗曲调外,他还谱写了若干大型乐谱、教会乐章、钢琴乐谱如一首康塔塔①《摩西在荊棘丛中》等,使这位从来没有离开过布里斯托尔地方的人,却能名扬四海,得到了信徒和音乐爱好者的钦佩。他的诗谱选入《新编》的有第99、

198二首。

 

注①康塔塔(Cantata)一语,从18世纪末起,一般用来指带独唱或不带独唱的、有乐队伴奏的世俗合唱曲或宗教合唱曲。在概念上与清唱剧(即神剧。将宗教或诗史题材的歌词谱曲,用合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相似,但篇幅较小。


注:本文摘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胡晓风

编辑:庄期凯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